[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分动箱抗冲击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6518.0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9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旺;王显会;张进成;张明;周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57/028 | 分类号: | F16H57/028;F16H57/03;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玲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分动箱抗 冲击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属于车辆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分动箱抗冲击保护装置。包括双V型底板、前挡板和后挡板;双V型底板为轴对称结构,双V型底板一侧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第一斜板、第二斜板、竖直板和凸沿,位于最下侧的两个第一斜板相连接形成V型,所述第二斜板一侧与第一斜板连接,另一侧与竖直板连接,竖直板另一侧为凸沿,凸沿上设有螺栓孔;前挡板和后挡板设置在双V型底板的两端,且前挡板和后挡板上设有通孔。本发明的保护装置,能够有效抵挡碰撞、爆炸等冲击,保护分动箱行驶动力系统,增强分动箱散热能力,同时,作为一个独立保护模块可便捷安装到车辆上,方便维修和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分动箱抗冲击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军用车辆往往要求具备良好的机动性和越野能力,在使用过程中所面临的战场路况和环境较复杂,车辆底部容易发生刮擦和碰撞事故,尤其是面临地雷、简易爆炸装置等的爆炸冲击,分动箱在底盘布置中处于较低位置,距离炸点位置近,其壳体通常由铝合金或铸铁材料组成,内部结构紧凑,在爆炸冲击力作用下极易造成分动箱发生损坏,使车辆丧失机动能力。
目前军用车辆在设计中通常采用V型结构来加强底部防护,将变速箱整体包裹在防护结构内,由于受车辆机动性和离地间隙等约束条件,通常防护结构与分动箱间的安全间隙较小,爆炸冲击下防护结构易与分动箱发生碰撞,难以达到防护要求,同时,整体包裹的封闭结构影响了分动箱散热,导致分动箱温度不断升高,严重影响分动箱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分动箱抗冲击保护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车辆分动箱抗冲击保护装置,包括双V型底板、前挡板和后挡板;
所述双V型底板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双V型底板一侧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第一斜板、第二斜板、竖直板和凸沿,位于最下侧的两个第一斜板相连接形成V型,所述第二斜板一侧与第一斜板连接,另一侧与竖直板连接,竖直板另一侧为凸沿,凸沿上设有螺栓孔;
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设置在双V型底板的两端,且前挡板和后挡板上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第一斜板之间的夹角为120-150°,所述两个第二斜板之间的夹角为50-80°。
进一步的,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上开槽形成桁架状加强筋结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U型加强梁,所述U型加强梁的形状和双V型底板的截面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U型加强梁为多个,所述U型加强梁与双V型底板固定连接,根据分动箱位置间隔布置在双V型底板内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吸能缓冲层,所述吸能缓冲层布置在双V型底板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吸能缓冲层通过粘接剂设置在双V型底板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吸能缓冲层的材质为泡沫材料、橡胶材料或点阵金属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双V型底板通过凸沿的螺栓孔和车体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1)本申请的双V型底板含有两个V型夹角,与单V形相比增加了结构整体刚度和结构内部容纳空间,增大变速箱与保护装置安全间隙距离,同时,在受爆炸冲击作用时,增加了结构受冲击面积,改善结构受力分布情况;
(2)本申请的挡板上开槽形成桁架状加强筋结构,增强保护装置端部结构刚度,爆炸冲击力作用于前后端部时,可增强结构抗变形能力,同时,前后通孔能够增加空气对流,保证分动箱的良好散热;
(3)本申请的保护装置,在双V型底板内设置多个U型加强梁,进一步增强装置整体刚度,提高装置抗冲击变形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65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