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浮动装置及使用该自动浮动装置的铸件打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6726.0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1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费强;徐驰;邵柏军;郝连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高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12 | 分类号: | B24B21/12;B24B21/00;B24B21/18;B24B55/08;B24B49/00;B24B5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万小舟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浮动 装置 使用 铸件 打磨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浮动装置及使用该自动浮动装置的铸件打磨设备,自动浮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固定架、第一顶推机构、第二顶推机构、驱动控制机构和压力传感器,第一顶推机构用于连接外部工具,第一顶推机构可前后滑动的设置在固定架上,驱动控制机构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上,驱动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第二顶推机构沿固定架前后移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顶推机构和第二顶推机构之间,第一顶推机构与第二顶推机构分别顶压于压力传感器的两侧,压力传感器与驱动控制机构电连接;优点是具有柔性调节功能,有利于提高打磨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浮动装置及使用该自动浮动装置的铸件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铝铸件等金属铸件已广泛运用于汽车、电机等行业,由于金属在压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溢料现象,压铸制成的铸件的表面可能不平整或存在毛刺,导致铸件的表面达不到所需的要求,需要借助后期打磨、去毛刺、抛光等工艺达到产品所需的要求。
现阶段大部分的打磨方式为人工打磨,由于打磨工作环境恶劣,越来越多的企业考虑用机器人代替工人完成打磨工作,但是人工打磨是眼睛与手的配合工作,同时根据经验做柔性调节,灵活性较好,而通过机器人打磨铸件时,机器人夹持铸件,并使铸件压在打磨工具进行打磨,机器人难以做柔性调节,当压在铸件上的外力过大时容易造成铸件磨损,导致打磨的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柔性调节功能的自动浮动装置,以及使用该自动浮动装置的铸件打磨设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浮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固定架、第一顶推机构、第二顶推机构、驱动控制机构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一顶推机构用于连接外部工具,所述的第一顶推机构可前后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架上,所述的驱动控制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架上,所述的驱动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二顶推机构沿所述的固定架前后移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第一顶推机构和所述的第二顶推机构之间,所述的第一顶推机构与所述的第二顶推机构分别顶压于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的两侧,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的驱动控制机构电连接。
所述的第一顶推机构包括安装板、第一连接块和第一顶推块,所述的第二顶推机构包括第二连接块和第二顶推块,所述的安装板与所述的固定架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的第一连接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板上,所述的第一顶推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接块上,所述的第二顶推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连接块上,所述的驱动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二连接块沿所述的固定架前后移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第一顶推块的后端和所述的第二顶推块的前端之间。
所述的第一顶推块的后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的第二顶推块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的前侧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螺孔配合螺接的第一螺杆,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的后侧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螺孔配合螺接的第二螺杆。
所述的第一连接块包括相互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压板,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的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顶推块的前端与所述的第一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块包括相互弯折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的驱动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二连接板沿所述的固定架前后移动,所述的第二顶推块的后端与所述的第二压板固定连接。该结构中,弯折连接一般采用垂直弯折。
所述的滑动机构包括至少一条滑轨和至少一个第一滑动块,所述的第一滑动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滑轨配合的滑槽,所述的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架上,所述的第一滑动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板上。
所述的滑轨设置有两条,两条所述的滑轨平行设置在固定架上,每条所述的滑轨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的第一滑动块。该结构中,通过设置两条滑轨及四个第一滑动块,以提高安装板在滑动时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高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高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67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3SrRNA基因A380C突变位点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防溅水速干地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