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管件批量化钻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6778.8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1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付;付子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宏业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7/18;B26D7/02;B26D7/01;B26D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管 批量 钻孔 方法 | ||
1.一种塑料管件批量化钻孔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塑料管钻孔装置,该塑料管钻孔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单元(2)和钻孔单元(3),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塑料管钻孔装置对塑料管的钻孔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1、固定作业:通过固定单元(2)将人工放置的多个塑料管同时进行固定处理;
S2、钻孔作业:通过钻孔单元(3)对步骤S1中固定住的多个塑料管同时进行钻孔作业;
S3、下料作业:通过人工或机械辅助的方式将步骤S2中钻孔后的多个塑料管依次取下;
S4、清理作业:通过人工对步骤S3 中取下的塑料管上粘的废屑进行清理并收集;
S5、码垛入库:对步骤S4中清理后的塑料管进行码垛并进行入库处理;
所述的底座(1)上端左侧设置有固定单元(2),底座(1)上端右侧设置有钻孔单元(3);
所述的固定单元(2)包括固定立架(21)、支撑环板(22)、夹持环板(23)、驱动气缸(24)、推板(25)、内支撑机构(26)、固定机构(27)和除屑机构(28),固定立架(21)设置在底座(1)上端左侧,支撑环板(22)从上往下均匀设置在固定立架(21)左端内壁上,夹持环板(23)通过轴承设置在支撑环板(22)上端,夹持环板(23)和支撑环板(22)之间设置有扭簧,驱动气缸(24)设置在固定立架(21)后端内壁上,驱动气缸(24)前端设置有推板(25),内支撑机构(26)设置在固定立架(21)前端内壁上,固定立架(21)内开设有固定腔,固定腔后端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机构(27),除屑机构(28)设置在固定立架(21)上端;
所述的固定机构(27)包括转动柱(271)、橡胶垫(272)、摩擦齿(273)、导向辊(274)、钢索(275)和挤压垫(276),固定腔后端内壁上开设有摩擦槽,转动柱(271)通过轴承设置在摩擦槽后端内壁上,摩擦槽内端内壁上沿轴向均匀设置有橡胶垫(272),转动柱(271)外壁上沿轴向均匀设置有摩擦齿(273),导向辊(274)通过轴承从上往下均匀设置在固定腔后端内壁上,转动柱(271)和夹持环板(23)之间设置有钢索(275),夹持环板(23)下端设置有挤压垫(276);
所述的钻孔单元(3)包括驱动电机(31)、螺纹柱(32)、移动架(33)、进给气缸(34)、钻孔架(35)、微调架(36)、钻孔机构(37)、对位板(38)和对位架(39),驱动电机(31)通过电机座设置在底座(1)后端内壁上,驱动电机(31)输出端前端设置有螺纹柱(32),移动架(33)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螺纹柱(32)相连接,移动架(33)右端内壁上设置有进给气缸(34),进给气缸(34)左端设置有钻孔架(35),微调架(36)通过滑动方式与钻孔架(35)上端内壁相连接,微调架(36)右端内壁上设置有钻孔机构(37),微调架(36)左端下侧设置有对位板(38),底座(1)上端设置有对位架(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塑料管件批量化钻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支撑机构(26)包括转动杆(261)、螺纹板(262)、导向板(263)、内撑板(264)、转动手轮(265)和传动皮带(266),固定立架(21)前端内壁上开设有传动腔,固定立架(21)前端内壁上从上往下均匀开设有夹持槽,转动杆(261)通过轴承从上往下均匀设置在传动腔后端内壁上,转动杆(261)后端设置有螺纹板(262),导向板(263)设置在夹持槽内端内壁上,内撑板(264)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螺纹板(262)相连接,内撑板(264)通过滑动连接方式与导向板(263)相连接,位于最上侧的转动杆(261)前端设置有转动手轮(265),转动杆(261)和转动柱(271)外壁上套设有传动皮带(26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塑料管件批量化钻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屑机构(28)包括抽风机(281)、出风管(282)、下屑道(283)、收集框(284)和过滤网(285),固定立架(21)上端设置有抽风机(281),固定立架(21)上端内壁上设置有出风管(282),固定立架(21)左端内壁上开设有下屑道(283),下屑道(283)下端内壁上设置有收集框(284),下屑道(283)上端内壁上设置有过滤网(2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宏业塑料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宏业塑料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67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