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复合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6837.1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2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金成俊;洪彰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赛普乐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K7/26;C08K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李新娜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复合材料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优异的隔音和机械性能的树脂复合材料以及包括树脂复合材料的成型产品。树脂复合材料可以包括树脂组合物、多孔颗粒和增强材料,并且包括树脂复合材料的成型产品不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因此,可以减少由产生VOCS而引起的不适感以及燃烧过程中有毒气体的排放,因此有利于环境。此外,树脂复合材料和包括树脂复合材料的成型产品表现出足够的机械强度,因此可以直接应用于产生噪音的设备的壳体等,而无需引入任何额外的隔音材料。例如,树脂复合材料和成型产品可以包括特定含量的具有特定尺寸的孔的多孔颗粒以确保适当的体积分数,并且因此可以有效且经济地阻止噪音传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复合材料,该树脂复合材料包括树脂组合物、多孔颗粒、增强材料和添加剂,从而提供优异的隔音和机械性能。
背景技术
噪音是有害因素之一,目前正在开发用于消除和减轻噪音的技术。例如,常规隔音材料主要由织物、毡、无纺布和海绵制成,其隔音功能可以从形成这些材料的纤维、纤维间的孔或海绵孔而获得。然而,这些隔音材料具有低刚度,因此不能单独使用,而是应以额外放置在产生噪音的部件的壳体的外表面上,或者额外放置在能够形成具有隔音功能的结构的具有高刚度的材料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的形式使用,因此引起了例如在其制造工艺中单独添加隔音材料以及需要额外步骤的问题。
此外,由于纤维材料用作常规隔音材料,纤维簇泄漏到外部环境中并产生灰尘,从而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用于粘合纤维的粘合剂或海绵制造工艺后残留的残留溶剂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从而造成环境污染。此外,常规隔音材料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大,在高湿度的潮湿天和低湿度的干燥天具有不同的隔音性能,因此表现出不均匀的性能。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具有提高的隔音性能并且其自身不引起环境污染且由于高机械强度而无需使用额外的隔音材料的材料,来替代常规隔音材料。
发明内容
在优选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的隔音和机械性能的树脂复合材料以及包括树脂复合材料的成型产品。
在一个方面中,树脂复合材料可以包括:树脂组合物,包括从包括热塑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及其组合的组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多孔颗粒;以及增强材料。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多孔颗粒”是指具有基本球形形状或特定形状并且在整个材料的表面和/或内部空间中包括多个孔的特定材料。多孔颗粒的孔还可以包括具有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腔,例如,通道、迷宫、洞等。多孔颗粒中的孔的尺寸可以变化,例如,多孔颗粒中的孔的直径为约1nm至约1000nm、约1nm至约500nm、约1nm至约 100nm或优选地约2nm至50nm,尺寸通过孔的两个内部点之间的最大距离来测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孔可以阻止、抑制或减少例如约 1000Hz至约5000Hz的各种范围内的声波传递,从而使得多孔颗粒可以具有吸音性能。
树脂复合材料可以进一步包括添加剂。
以树脂复合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树脂复合材料可以包括约 58.6wt%至99.93wt%的树脂组合物、约0.07wt%至0.4wt%的多孔颗粒、 0wt%至约40.0wt%的增强材料以及0wt%至约1.0wt%的添加剂。
热塑性树脂可以适当地包括从包括聚酰胺6(PA 6)、聚酰胺66(PA 66)、聚邻苯二甲酰胺(PPA)、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碳酸酯(PC)、聚苯硫醚(PPS)、聚砜(PSU)、聚酰亚胺、聚醚砜、聚醚醚酮、聚甲醛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组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
热固化性树脂可以包括从包括环氧树脂、苯酚和不饱和聚酯的组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
以树脂复合材料的总体积100vol%为基准,多孔颗粒的含量可以适当地为约5vol%至40v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赛普乐,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赛普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68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