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及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6957.1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8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孙东磊;赵龙;赵斌成;韩学山;白娅宁;王明强;许易经;杨思;李文博;杨金洪;王男;刘冬;牟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6 | 分类号: | H02J3/06;H02J3/38;G06F17/1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配电网 潮流 计算方法 系统 | ||
1.一种计及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逆变器控制方式,计算光伏发电的最大出力;
设定节点S潮流计算所需的初值,进行配电网交流部分的潮流计算,得到节点S数据;所述节点S为分布式光伏和交流配网的公共连接点;
将得到的节点S数据传递给逆变器的直流部分,进行逆变器直流部分的前推回代法潮流计算,得到直流系统传递给节点S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判断所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是否收敛,如果收敛则潮流计算结束;否则,将所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作为交流部分潮流计算的初值,重新进行上述交流部分潮流计算和直流部分潮流计算的交替迭代;
根据最终得到的潮流计算结果,优化分布式光伏并网位置,并对配电网进行潮流分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及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结合交直流混合电网的潮流计算方法,在逆变器不同的控制方式下,分别给定不同的迭代初值和潮流计算起始方法以及不同的收敛判据,实现计及分布式光伏的潮流计算,到光伏并网后交流配网侧和并网光伏直流侧的相互影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及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的类型为电压源控制的换流器,其控制方式包括:
a)定直流电压、交流无功功率控制;
b)定直流电压、交流母线电压控制;
c)定交流有功功率、交流无功功率控制;
d)定交流有功功率、交流母线电压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及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光伏发电的最大出力,具体包括:
光伏电池串并联形成光伏组件,光伏组件串并联得到光伏阵列,根据理想的光伏电池的伏安特性得到光伏阵列的伏安特性;
根据给定交流配电网的节点数据、线路数据、逆变器控制方式、光伏电池所受的光照强度、温度,计算光伏发电的最大出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及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是否收敛的过程具体包括:
其中,分别表示第k次交替迭代中,交流侧、直流侧分别交替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ε为设定的常数阈值,相邻两次迭代有功、无功的差小于这个数则收敛,迭代结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及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电网交流部分通过牛拉法进行潮流计算,直流部分采用前推回代法进行潮流计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及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完整迭代中,交流部分迭代取上次直流部分的迭代解,直流部分迭代取上次交流部分迭代解。
8.一种计及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潮流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根据逆变器控制方式,计算光伏发电的最大出力的装置;
用于设定节点S潮流计算所需的初值,进行配电网交流部分的潮流计算,得到节点S数据;所述节点S为分布式光伏和交流配网的公共连接点;
用于将得到的节点S数据传递给逆变器的直流部分,进行逆变器直流部分的前推回代法潮流计算,得到直流系统传递给节点S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装置;
用于判断所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是否收敛的装置;如果收敛则潮流计算结束;否则,将所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作为交流部分潮流计算的初值,重新进行上述交流部分潮流计算和直流部分潮流计算的交替迭代;
用于根据最终得到的潮流计算结果,优化分布式光伏并网位置,并对配电网进行潮流分配的装置。
9.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用于实现各指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计及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适于由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计及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69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