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毫米级大颗粒运载的鞘液流动室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7185.3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8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金鑫;杨光;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赛宁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14 | 分类号: | G01N1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玲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毫米 颗粒 运载 流动 | ||
本发明属于流式细胞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毫米级大颗粒运载的鞘液流动室。鞘液流动室包括负压排气泡孔,样本进样口,鞘液进样口,鞘流产生区域,传感器探测区域,观测区域和密封腔体;通过控制鞘液流速和检测区直径,使得鞘液流动室的核流宽度在0.1mm到1mm之间。本发明利用流体动力学中层流状态的液体具有层状轴向运动的特性,使样本液被鞘液包裹实现斑马鱼的运载;本申请通过控制鞘液流速和检测区直径,使其适用于0.1mm到1mm的大颗粒运载的鞘液流动室,为进一步对样本进行自动化观察筛选提供样本聚焦途径,从而解决人工筛选等繁琐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式细胞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毫米级大颗粒运载的鞘液 流动室。
背景技术
毫米级大颗粒如斑马鱼、凝胶、花粉。而对其样本的筛选现阶段还停留在人 工手动筛选的过程中。以斑马鱼为例,斑马鱼作为常用的模式动物在遗传发育研 究和药物筛选中具有重要应用。
在现有的鞘液流动室设计中,主要都是针对流式细胞仪的设计,其聚焦宽度 较小不能够满足微小动物要求。一种流式细胞仪鞘液流动室,授权公告号CN 204903352U通过优化鞘液进入注入方式来减少紊流的产生,使其更易形成层流。 而针对于微小模式动物其体积较大,涉及的样品观测区域,只要保证样品较为准 确的居于焦面位置即可,沿光轴面的少量平移,都可以使样品位于照明区域,可 以正常的成像。
一种提高流式细胞仪层流稳定性的双鞘液流动室,授权公告号CN 016932341A通过采用双鞘液流动室以增加流体聚焦位置精度。从针对于微小模 式动物样本来说,只要保证样品较为准确的居于焦面位置即可。
但是上述鞘液流动室只能用于细胞的筛选的分析,不能满足微小动物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毫米级大颗粒运载的鞘液流动室。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适用于毫米级大颗粒运载的鞘液流 动室,通过控制鞘液流速和检测区直径,使得鞘液流动室的核流宽度在0.1mm 到1m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鞘液流动室包括负压排气泡孔,样本进样口,鞘液进样口, 鞘流产生区域,传感器探测区域,观测区域和密封腔体;
所述鞘液进样口设置在样本进样口的一侧,且与其呈90°设置,所述负压排 气泡孔设置在样本进样口的侧面;所述样本进样口下方依次设置鞘流产生区域、 传感器探测区域和观测区域,所述传感器探测区域和观测区域设置在密封腔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鞘液流速为25mm/s~50mm/s,所述检测区直径为2~3mm。
进一步的,所述样本进样口直径为1.5~2mm,所述鞘液进样口直径为 6~8.5mm。
进一步的,所述样本进样口内接进样针。
进一步的,所述进样针为不锈钢进样针。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排气泡孔的直径为1.5~2.5mm,所述进样针长度为 35.7~38.5mm,所述鞘液产生区域的夹角为60°~120°,所述鞘液产生区域的出 口为2x1.3~2x3mm2的方形;所述鞘液进样轴线到鞘流夹角距离为18~30mm,传 感器探测区域距聚焦出口距离为3~9mm,观测区距聚焦出口距离为22~30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本发明利用流体动力学中层流状态的液体具有层状轴向运动的特性,使样本 液被鞘液包裹实现斑马鱼的运载;本申请通过控制鞘液流速和检测区直径,使其 适用于0.1mm到1mm的大颗粒运载的鞘液流动室,为进一步对样本进行自动化观察筛选提供样本聚焦途径,从而解决人工筛选等繁琐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动室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赛宁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赛宁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71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