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卷烟锁紧装置的密闭式加热烟具和卷烟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7508.9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9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郑绪东;李斌;李志强;鲁端峰;王程娅;王乐;雷萍;张柯;冒德寿;王爽;龚为民;王汝;汤建国;缪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4F40/46 | 分类号: | A24F40/46;A24F40/40;A24F40/42;A24F40/50;A24D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陈有业 |
地址: | 65023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烟 装置 密闭式 加热 烟具 组件 | ||
本发明属于新型卷烟烟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卷烟锁紧装置的密闭式加热烟具和卷烟组件。所述烟具包括:加热组件(103);密封组件(104),其包括密封套(402)和驱动装置(401),所述密封套(402)与所述驱动装置(401)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01)控制所述密封套(402)的锁紧或者松开。本发明还公开了包括上述烟具的卷烟组件。本发明首次设计了一种带卷烟锁紧装置的烟具,一方面其可以锁紧烟支。另一方面,抽吸时,所述密封套密封了烟支容纳腔内的空气通道,使得外界空气仅从所述侧壁通孔进入烟支,可以减少烟草段的氧气含量,能够提高加热温度,使烟草香味释放更充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卷烟烟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卷烟锁紧装置的密闭式加热烟具和卷烟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的加热不燃烧型卷烟在加热时,发烟基质可以通过气道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这就导致一方面加热温度不能太高,以免引起加热基质燃烧,但是温度不够高会使烟支的香味散发不充分;另一方面加热产生的烟气会在气流通道中产生回流和冷凝,在烟支提取时还会有烟渣残留,易对烟具产生污染且不易清洁。此外,为了保证烟支的顺利插入,烟支容纳腔内径要大于烟支的外径,两者之间存在空隙,烟支容易移动或者掉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带卷烟锁紧装置的密闭式加热烟具,所述烟具包括:
加热组件103,其包括加热元件103-1和烟支容纳腔103-2;
密封组件104,其包括密封套402和驱动装置401,所述密封套402包括两部分,所述两部分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401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01控制所述密封套402 的锁紧或者松开,所述密封套402设置在所述烟支容纳腔103-2的上端;
控制板组件106,其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401,以控制所述密封套402的锁紧或者松开。
优选地,所述密封套402与所述驱动装置401的连接方式包括齿轮连接。
优选地,所述烟具还包括:外壳102、开关组件105、和电源107。
优选地,所述密封套402的两部分为弧形片。
优选地,当需要进行锁紧操作时,所述控制板组件106发给所述驱动装置401 正向信号;当需要进行松开操作时,所述控制板组件106发给所述驱动装置401 反向信号。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带卷烟锁紧装置的密闭式加热卷烟组件,其包含第一方面所述的烟具和密闭式烟支101;
所述烟具的密封套402在松开状态下的内径大于所述烟支的外径;
所述密封套402在锁紧状态下的内径等于或者小于所述烟支的外径,或者所述密封套402在锁紧状态下的内径等于或者小于所述密烟支受热膨胀后的外径;
所述烟支容纳腔103-2的内径大于所述烟支的外径;
所述烟支101包括上游到下游依次抵接的烟草段113、冷却段112和过滤段 111,其中所述冷却段112为具有轴向中心空腔112-1和至少一个周向侧壁通孔 112-2的管体。
优选地,所述密闭式烟支101外部包裹有外部包裹件114;所述外部包裹件 114上与所述侧壁通孔112-2相应位置设置同轴通孔114-1,所述同轴通孔114-1 的孔径不小于所述侧壁通孔112-2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烟支容纳腔103-2的深度小于所述烟支上的至少一个周向侧壁通孔112-2的距离所述烟草段113的上游端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103-1为中心加热元件或周向加热元件,其长度不大于所述烟草段113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75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