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套管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7515.9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2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曾敏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百思特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8F1/12;F28F9/26;F28F11/00;F28F21/08;F28D7/0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李焕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套管 换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锈钢套管换热器,包括有套管式换热器本体,套管式换热器本体包括有第一内流管道以及套在第一内流管道外的第二内流管道,在套管式换热器本体内延伸至套管式换热器本体外部活动设置有多条能改变水流流程长短的螺旋行程杆,在所述套管式换热器本体上设置有能同步带动多条螺旋行程杆伸缩的同步驱动机构,在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内设置有能防止同步驱动机构自转的锁紧机构,通过多级直管流道换成螺纹型管道,增加或减少流程,从而控制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增加第一内流道的流水行程,同时保证流水速度,能根据现场环境或者设备的需求,快速调节水流流程的长短,从而变换温度,以达到设备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换热器。
背景技术
套管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在制冷设备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套管换热器是用两种尺寸不同的标准管连接而成同心圆套管,即包括同心间隔设置的外管和内管,两种不同的介质在内管及外管和内管之间流动以达到换热的效果。
一般地,可以以用在空调机组中,内管内通入冷媒,内管和外管之间通入水流,两者通过内管导热交换热量。
换热器也可以用在是化工厂中化工设备内,换热器的种类很多,特点不一,可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进行选择。
换热器是用于冷热流体间接交换热量的设备。
由于换热器用于不同设备,在大多数情况下,根据工艺流程要求,特定的工艺流体经过换热器后需要精确的控制温度。
传统的方式一般为设置换热器外旁路管线,并在管线上设置温度调节阀,通过控制旁路管线调节阀开度,来改变工艺流体经过换热器的流量,来实现控制温度的要求。这样的设置需要增加额外的管线及阀门,并对管线、设备的布置要求较高,设备对换热的温度有所要求,为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能根据现场需求或者设备需求快速的改变换热温度的换热管。
故此,现有的换热器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根据设备需求快速调节换热温度的换热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不锈钢套管换热器,包括有套管式换热器本体,套管式换热器本体包括有第一内流管道以及套在第一内流管道外的第二内流管道,在套管式换热器本体内延伸至套管式换热器本体外部活动设置有多条能改变水流流程长短的螺旋行程杆,在所述套管式换热器本体上设置有能同步带动多条螺旋行程杆伸缩的同步驱动机构,在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内设置有能防止同步驱动机构自转的锁紧机构,通过多级直管流道换成螺纹型管道,增加或减少流程,从而控制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增加第一内流道的流水行程,同时保证流水速度,能根据现场环境或者设备的需求,快速调节水流流程的长短,从而变换温度,以达到设备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流管道为S形设置,并且第一内流管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内流管道沿第一内流管道路径设置,并套设在第一内流管道外,所述第二内流管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进水口或第二进水口接热水口,另一进水口接冷水口,进行冷热流体件间接交换热量,提供一种安装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流管道的每个弯曲部各设置有和对应位置的第一内流管道内部连通的辅助管,所述螺旋行程杆穿过辅助管至第一内流管道内部进行左右活动,螺旋行程杆包括有被辅助管套设的中轴杆,所述中轴杆圆周外壁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辅助管和螺旋行程杆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通过多个螺旋行程杆穿过至第一内流管道内能使调节温度精度更大。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有设置在辅助管外端开口边缘的环形固定座,所述环形固定座内壁设置有密封圈槽,所述密封圈槽内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环形固定座和中轴杆外端之间设置有伸缩管套,所述伸缩管套套设在中轴杆外,通过密封结构保证流体不从管道内流到管道外部,保证使用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百思特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百思特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75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