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侧向滑移的直立式墙体施工移动模架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7642.9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9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卞桂荣;周欣;朱井佳;陆辰;袁俊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4G17/1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蔚然 |
地址: | 210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向 滑移 立式 墙体 施工 移动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侧向滑移的直立式墙体施工移动模架,包括丝杆斜撑、主梁、次梁、配重、挂模支架、固定支架、滑轮组、双向液压千斤顶、变频电机及行走轮;所述主梁与次梁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次梁上;所述挂模支架通过滑轮组落在次梁上;所述挂模支架通过双向液压千斤顶与固定支架连接;所述丝杆斜撑通过销轴与次梁连接;在所述双向液压千斤顶作用下,挂模支架及模板通过滑轮组在次梁上侧向滑移,进行靠模、脱模作业;本发明结构合理,现场拼装快捷,实用性强,可实现大跨度模板支架体系的整体立模、拆模及移动作业,提高了施工效率;平台拼装搭设一次成型,后续无需反复拆卸调整,大幅减少人员投入,有效减少高空作业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模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侧向滑移的直立式墙体施工移动模架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浇墙体式结构(如隧道明挖法施工、管廊施工)中隔墙施工常将小块钢模组拼进行大断面施工,并使用支架、拉杆作为模板支撑体系。传统支架法立模施工需反复安装、拆卸及倒运模板及支撑架,施工效率较低,同时导致高空作业量大,安全风险高,人员与材料的投入量较大,经济效益较差。
现在部分企业已经开始使用移动模架,移动模架体系主要分为承重系统、模板安拆系统、行走系统,移动模架工艺以液压系统自动脱模、整体行走功能取代了传统支架法施工中的拆卸、倒运及重新搭设工序,大幅提高了施工工效,并有效减少高空作业量,但是模架侧向滑移的很少介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侧向滑移的直立式墙体施工移动模架,适用于已完成底板的大断面、大跨度直立式墙体结构物施工,该移动模架施工效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安全性能可靠、经济效益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侧向滑移的直立式墙体施工移动模架,包括模板、挂模支架、双向液压千斤顶、固定支架、行走轮、次梁、主梁、滑轮组以及变频电机;所述模板固定在挂模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次梁上;所述挂模支架下方通过滑轮组落在次梁上,所述挂模支架通过双向液压千斤顶与固定支架连接,所述次梁在主梁上方,所述行走轮设置在主梁下方,行走轮连接变频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次梁外侧设有丝杆斜撑,所述丝杆斜撑端部顶在埋置于底板内的钢筋上,抵抗现浇混凝土侧向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外侧设有配重,通过设置配重,防止移动模架发生整体倾覆,提升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与丝杆斜撑设置在远离模板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主梁与次梁间使用高强螺栓连接,抗剪能力强。
进一步的,所述模板通过拉钩与螺母竖直固定在挂模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变频电机放置于次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次梁按受力要求纵向间隔设置,结构适配性、稳定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为三角框架结构或者长方形框架结构,挂模支架为长方形框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挂模支架与固定支架的组成部分为立杆、斜杆、横杆及剪刀撑通过合理分配间距,以满足结构稳定性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与挂模支架侧面设置钢管横联,增强移动模架的整体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由槽钢及方形钢管焊接制成,稳定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剪刀撑由角钢制成,设置于固定支架、挂模支架之间,增强架体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挂模支架与固定支架之间设置6台双向液压千斤顶,双排布置,所述滑轮共设置9组,间距与次梁相同,所述挂模支架在双向液压千斤顶作用下配合底部滑轮组带动模板整体侧向滑移,进行靠模及拆模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76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