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拍摄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8102.2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0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吴磊;曾毅华;彭焕文;李宏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3/68 | 分类号: | H04N23/68;H04N23/667;H04N23/6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李婉蓉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拍摄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拍摄方法及设备,涉及电子技术领域,能够在慢门曝光模式下,拍摄获得主体图像清晰且背景图像具有拖影的照片,提高用户拍摄体验。具体方案为: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拍摄模式;在预览界面上显示第一预览图像,在该第一预览图像上,预览背景图像中第一物体的图像具有拖影,预览主体图像不具有拖影;电子设备检测到拍照操作后,在拍摄界面上显示中介图像,在该中介图像上,中介背景图像中第二物体的图像具有拖影,中介主体图像不具有拖影;电子设备停止拍照并生成照片,在该照片上,目标背景图像中第二物体的图像具有拖影,目标主体图像不具有拖影。本申请实施例用于慢门拍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相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例如,手机等移动终端可以在大光圈、夜景或多路录像等模式下,拍摄获得具有不同效果的图像。而对于慢门拍摄功能来说,单反等专业相机通过感光芯片的长时间曝光可以实现慢门拍摄。手机等移动终端要实现慢门拍摄则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拍摄方法及设备,能够在慢门曝光模式下,拍摄获得主体所在的前景图像清晰且背景图像具有拖影的照片,提高用户拍摄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摄方法,应用于具有摄像头的电子设备,该摄像头用于采集图像。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拍摄模式。电子设备在预览界面上显示第一预览图像,第一预览图像包括预览主体图像和预览背景图像,预览背景图像中第一物体的图像具有拖影,预览主体图像不具有拖影。电子设备检测到拍照操作后,在拍摄界面上显示中介图像(也可以称为拍摄图像),该中介图像包括中介主体图像(也可以称为拍摄主体图像)和中介背景图像(也可以称为拍摄背景图像),中介背景图像中第二物体的图像具有拖影,中介主体图像不具有拖影。电子设备停止拍照并生成照片,照片包括目标主体图像和目标背景图像,目标背景图像中第二物体的图像具有拖影,目标主体图像不具有拖影。
其中,预览主体图像、中介主体图像和目标主体图像均为主体的图像,目标拍摄模式可以为慢门曝光模式。在该方案中,在目标拍摄模式下,电子设备可以在预览过程中的预览界面上,以及拍摄过程中的拍摄界面上均为用户呈现主体图像清晰且背景图像具有拖影的图像效果;并且,电子设备拍摄获得照片上也具有主体图像清晰且背景图像具有拖影的效果,从而实现慢门拍摄效果,提高用户拍摄提样。该方法适用于拍摄拍摄范围内存在运动物体且主体保持不动的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拍摄模式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电子设备进入拍照模式。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拍摄模式,包括:若电子设备在拍摄范围内检测到运动物体,则自动进入目标拍摄模式。
也就是说,如果电子设备在拍摄范围内检测到运动物体,则可以确定当前为慢门拍摄场景,从而可以自动进入目标拍摄模式。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子设备在拍摄范围内检测到运动物体,包括:电子设备在拍摄范围的后景范围内检测到运动物体。
一般情况下,主体离摄像头较近,通常位于前景范围内,背景中的运动物体通常位于后景范围。因而,电子设备可以在后景范围内检测是否存在运动物体。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拍摄模式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电子设备根据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生成原始图像。电子设备在预览界面上显示该原始图像。电子设备根据该原始图像识别主体。电子设备提示识别到主体。
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生成的原始图像自动识别用户可能感兴趣的主体,并将主体提示给用户。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若电子设备未识别到主体,则提示用户指定主体。电子设备根据用户针对原始图像上物体的指示操作确定主体。电子设备提示确定的主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81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