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回收不凝气的液体二氧化碳提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8103.7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3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航;顾锋;蔡清峰;郭鑫;秦晓宏;黄岩;史丽江;周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扬液碳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50 | 分类号: | C01B32/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不凝气 液体 二氧化碳 提纯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回收不凝气的液体二氧化碳提纯装置,包括冷却组件,冷却组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相邻的冷却组件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相邻的冷却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和冷却组件之间通过卡接方式固定连接,底部的冷却组件下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和冷却组件之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冷却管、密封头和循环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可以对二氧化碳进行冷却,进而可以实现对二氧化碳进行冷凝,通过设置的冷却组件和连接支架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可以让相邻的冷却组件进行拼装,进而可以减少本发明的占地面积,并且通过拼装的方式,可以让其在运输的时候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提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回收不凝气的液体二氧化碳提纯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体二氧化碳的提纯过程中,需要将提纯之后的二氧化碳进行干燥和冷凝,从而可以将纯净的液体二氧化碳进行灌装储存。
本发明的申请人发现,现有的二氧化碳的冷凝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并且需要占用更大的面积,这样一来将会让冷凝装置的运输变得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不凝气的液体二氧化碳提纯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二氧化碳的冷凝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并且需要占用更大的面积,这样一来将会让冷凝装置的运输变得十分麻烦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回收不凝气的液体二氧化碳提纯装置,包括冷却组件,冷却组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相邻的冷却组件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相邻的冷却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和冷却组件之间通过卡接方式固定连接,底部的冷却组件下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和冷却组件之间固定连接,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管、密封头和循环组件,冷却管的内部设置有循环组件,循环组件和冷却管之间通过插接方式固定连接,冷却管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头,密封头和冷却管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冷却管的形状设置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结构,冷却管的侧面设置有冷却液输入管,冷却液输入管和冷却管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冷却管的下端面设置有冷却液输出管,冷却液输出管和冷却管之间固定连接,通过将冷却管的形状设置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结构,是为了便于往冷却管内储存冷却液,通过在冷却管的侧面设置有冷却液输入管,是为了便于往冷却管内输送冷却液,通过在冷却管的下端面设置有冷却液输出管,是为了便于将冷却液排出,从而可以让冷却液能够在冷却管内循环流动。
进一步的,密封头的形状设置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结构,且密封头的侧面对称设置有输气管,输气管和密封头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密封头是为了便于对冷却管的一端进行密封,通过在密封头的侧面对称设置有输气管,是为了便于往密封头内输送二氧化碳。
进一步的,循环组件包括分割板、导流管和固定卡件,分割板的一端设置有导流管,导流管和分割板之间通过卡接方式固定连接,且导流管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导流管的侧面通过卡接方式固定连接有固定卡件,通过设置循环组件是为了延长二氧化碳在冷却管内的流动时间,从而可以让冷却液对二氧化碳进行充分冷却,通过设置分割板是为了便于将密封头分成两部分,从而可以延长二氧化碳在冷却管内的路径,通过在分割板的一端设置有导流管,是为了可以将二氧化碳进行分流,从而可以让二氧化碳与冷却液充分接触,通过在导流管的侧面通过卡接方式固定连接有固定卡件,是为了便于对导流管进行固定,从而可以防止导流管在工作的时候出现晃动的情况。
进一步的,固定支架的底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和固定支架之间固定连接,且固定板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限位孔,通过在固定支架的底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板,以及在固定板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限位孔,是为了便于让本发明的固定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扬液碳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华扬液碳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8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