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孔径比的偏心镗刀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8252.3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3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翀;凌丽;叶正茂;王育杰;王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B27/16 | 分类号: | B23B27/16;B23B29/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丽娜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孔径 偏心 | ||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切削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大孔径比复合材料内台阶孔高效加工偏心镗刀,本发明可实现大孔径比内台阶孔的加工,可实现直接从孔外侧进入待加工区域,并完成内台阶孔加工。本发明所述的刀具具有广适应性,可适应多种孔径比的内台阶孔加工,可有效降低刀具种类。本发明中的配重铅块,可保证刀具高速回转时的动平衡,所述刀具具有良好的动态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孔径比的偏心镗刀,属于复合材料切削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大孔径比复合材料内台阶孔高效加工偏心镗刀,大孔径比是指产品内台阶孔直径与外孔直径比为1-1.85。
背景技术
部分航天产品由于装配需要,在腔体内部含有反台阶装配面,为了保证连接稳定,沉台的直径大于孔口直径。传统镗刀无法满足大孔径比的加工需求,现多采用内装式反划刀进行反划加工。但是该方式不仅需要针对每个孔重新装刀,装夹效率低,且在一些空间狭小区域,人员无法进入,导致极端情况下无法加工,无法满足航天产品的制造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大孔径比的偏心镗刀,该蹚刀为一种可实现大孔径比的腔体内沉台加工偏心镗刀,一次安装可实现多种不同尺寸沉台的加工,解决现有反装刀具无法适应狭小空间的技术瓶颈,提高大孔径比沉台的可加工性和加工效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孔径比的偏心镗刀,该偏心镗刀包括PCD刀片、配重铅块、刀头和刀杆;
所述的大孔径比是指内台阶孔直径与外孔直径比,即1Di/Do≤1.85;
所述的PCD刀片与刀头的一端固定连接,可采用焊接式或可换刀片式连接;
所述的配重铅块与刀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刀杆与刀头固定连接,当刀杆在机床的带动下进行旋转运动时,刀头能够以刀杆的轴线为回转轴进行旋转运动;
设PCD刀片的中心与刀杆中心轴的距离为a,配重铅块的中心与刀杆中心轴的距离为b,则a>b,优选a≥1.5b,设刀杆的直径为d,则待加工的外孔直径Do不小于a+b,(Di-Do)/2≤a-d/2;
配重铅块用于维持偏心镗刀的动平衡。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实现大孔径比内台阶孔的加工,可实现直接从孔外侧进入待加工区域,并完成内台阶孔加工。
(2)本发明所述的刀具具有广适应性,可适应多种孔径比的内台阶孔加工,可有效降低刀具种类。
(3)本法明中的配重铅块,可保证刀具高速回转时的动平衡,所述刀具具有良好的动态稳定性。
(4)经实际运用验证表明,应用本发明可实现最大孔径比1.85的内台阶孔加工。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孔径比的偏心镗刀,属于复合材料切削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大孔径比复合材料内台阶孔高效加工偏心镗刀。
附图说明
图1为待加工大长径比孔示意图;
图2为大孔径比偏心镗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适应于大孔径比复合材料内台阶孔高效加工的偏心镗刀,所述的偏心镗刀包括PCD刀片1、配重铅块2、刀头3、刀杆4。
所述的孔径比是指内台阶孔直径与外孔直径比,即Di/Do;
所述的PCD刀片1与刀头3固定连接,可采用焊接式或可换刀片式连接;
所述的配重铅块2与刀头3固定连接;
所述的刀头3与刀杆4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8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