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风防水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8289.6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6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林柏阳;冯雨剑;陈荣杰;朱伟;解彪;胡昌发;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风 防水 避雷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风防水避雷器,包括上防水自动拆卸装置、绝缘装置、下防水自动拆卸装置、避雷装置。利用防水自动拆卸装置增加防水功能,减少设备因漏水造成的损害,同时也起到了防风的作用。操作下防水自动拆卸装置在起到防水作用的同时,可以自动拆卸需要更换的零部件。通过避雷装置可以保护设备避免在遭受雷击时高瞬态过电压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风防水避雷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器设备都会遭受雷电过电压的冲击而损坏;同时在避雷器安装后,暴露在大自然的环境中,经常会受到雨水和大风的冲击,当零部件受损时,拆卸更换起来十分困难。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现设计一种防风防水避雷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风防水避雷器,包括上防水自动拆卸装置、绝缘装置、下防水自动拆卸装置、避雷装置。
所述的上防水自动拆卸装置包括:拉手、固定卡、固定盖、固定盖侧板、防水盖、防水盖侧板、上弹簧固定卡、接线螺栓、上固定螺栓、上固定螺母、上舵机、上舵机摇臂、上弹簧固定销、上压缩弹簧、上拉杆,拉手下端与上端盖固定连接,固定卡左端与上连接板右端固定连接,固定盖左端与上弹簧固定卡固定连接,固定盖侧板共有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盖的两侧,防水盖右侧端面与固定盖上端面固定安装,防水盖侧板共有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防水盖的两侧,上弹簧固定卡固定安装在上连接板的上表面,接线螺栓固定安装在上弹簧固定卡的左侧表面上,上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固定盖的上表面,上固定螺母固定安装在固定卡的下表面,上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盖的下表面,上舵机摇臂与上舵机输出轴固定安装,上弹簧固定销固定安装在固定盖的上表面,上压缩弹簧上端与固定盖固定安装,下端与上弹簧固定卡固定安装,上拉杆上端与上舵机摇臂固定安装,下端与上弹簧固定卡固定安装。
所述的绝缘装置包括:上连接板、上连接板螺栓、绝缘柱、下固定螺母、下固定螺栓、下连接板、下连接板螺栓、防风加强筋,上连接板左端与绝缘柱上端面固定安装,上连接板螺栓与上连接板上表面固定安装,绝缘柱下端与下连接板上表面固定安装,下固定螺母与下连接板上表面固定安装,下固定螺栓与下连接板下表面固定安装,防风加强筋与下连接板下表面固定安装。
所述的下防水自动拆卸装置包括:滚动轴承、推动挡板、下防水盖、下弹簧固定销、下压缩弹簧、防风固定轴、橡胶垫、下固定板、下舵机、下摇臂、推力轴、推动挂钩、连接轴、固定挂钩、固定侧板、连接线、下防水自动拆卸装置上防水自动拆卸装置、自融器,滚动轴承内侧圆面与连接轴外侧圆面紧密配合,推动挡板与固定侧板固定安装。下防水盖左端与绝缘柱下端面固定安装,下弹簧固定销固定安装在推动挡板的上表面,下压缩弹簧上端与推动挡板固定配合,下端与推动挂钩固定配合,防风固定轴两端面固定安装在固定挂钩内表面上,橡胶垫上端与下固定板紧密配合,下端固定安装在下连接板的上表面,下固定板与下防水盖下表面固定安装,下舵机固定安装在下固定板的下表面上,下摇臂固定安装在下舵机的输出轴上,推力轴左端固定安装在下摇臂上,推动挂钩内侧圆弧与滚动轴承外圆面紧密配合,连接轴两端与固定侧板固定安装,固定挂钩有两个,固定安装在下固定板的两侧端面上,固定侧板有两个,固定安装在自融器的两侧,连接线右端固定安装在自融器下端,紧固螺母与连接线紧密安装,自融器固定安装在下端盖上。
所述的避雷装置包括:绝缘套、上端盖、玻璃纤维环、线组、连接圆柱、下端盖,绝缘套两端与上端盖和下端盖固定安装,玻璃纤维环两端与上端盖和下端盖固定安装,线组固定缠绕在玻璃纤维环的外表面,连接圆柱排列安装在上端盖和下端盖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压缩弹簧上端面与固定盖内端面紧密配合,下端面与上弹簧固定卡紧密配合,固定盖通过上压缩弹簧与上弹簧固定卡形成弹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舵机摇臂一端与上舵机输出轴固定安装,另一端与上拉杆上端固定连接,上拉杆下端与上弹簧固定卡固定安装,上弹簧固定卡与上舵机形成了连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红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82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及补锂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AI芯片的智能图像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