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脏内科术后医疗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8538.1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8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袁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金凤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李小波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脏 内科 术后 医疗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脏内科术后医疗辅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该装置包括:夹持装置;加压装置,其包括支撑板、调节筒、调节旋盖和柔性压头,支撑板连接至夹持装置,调节筒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调节筒内开设有一调节腔,调节腔内开设有内螺纹,调节旋盖上开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调节旋盖与调节腔动密封连接;其中,柔性压头为弹性薄壁结构,调节旋盖朝向柔性压头的方向运动时,驱动柔性压头朝向远离调节旋盖的方向扩张。本发明通过加压装置可以调节压力大小,由于调节旋盖与调节筒动密封连接,当调节旋盖下移时,压缩空气,迫使柔性压头向外扩张,对伤口施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可以根据伤口的位置情况自适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脏内科术后医疗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指人工植入心脏起搏器,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流,经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是治疗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方法,特别是治疗重症慢性心律失常。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将电极导线从锁骨下方的静脉插入,在X线透视下,将其插入预定的心腔起搏位置,固定并检测。然后在胸部埋入与电极导线相连接的起搏器,而后缝合皮肤。
在手术后一段时间内,由于伤口未愈合,存在容易出血的问题。临床上一般采用具有一定重量的盐袋进行加压,防止伤口出血。但是这种方式一是操作不方便,盐袋不好固定;二是不便调节压力,不能有效针对不同的病情来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脏内科术后医疗辅助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出血不便施压、压力不便调节的问题。
一种心脏内科术后医疗辅助装置,包括:
夹持装置;
加压装置,其包括支撑板、调节筒、调节旋盖和柔性压头,所述支撑板连接至所述夹持装置,所述调节筒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调节筒内开设有一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内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旋盖上开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调节旋盖与所述调节腔动密封连接;其中,
所述柔性压头为弹性薄壁结构,所述调节旋盖朝向所述柔性压头的方向运动时,驱动所述柔性压头朝向远离所述调节旋盖的方向扩张。
更优地,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位于所述调节旋盖的下方,所述密封板与所述调节旋盖之间通过一连接轴相连接,所述调节筒内部分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密封板与所述调节筒的内壁动密封连接。
更优地,所述柔性压头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调节筒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
更优地,还包括调节装置和锁止装置;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杆、第二夹持杆和滑套,所述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均呈L形结构,所述第一夹持杆的一端形成第一夹持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夹持杆的一端形成第二夹持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均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套内;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轮和调节齿轮,所述调节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套上,所述调节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套内,所述调节轮的一端穿过所述滑套的侧壁同轴驱动连接至所述调节齿轮;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位于所述调节齿轮的两侧,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均与所述调节齿轮相啮合;
所述锁止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调节轮能够转动与否。
更优地,所述锁止装置包括棘爪和复位弹簧,所述棘爪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套上,所述滑套上固定设置有棘轮,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相配合;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在所述棘爪上、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滑套,用于限制所述棘爪转动。
更优地,所述棘爪上设置有锁止把手,用于带动所述棘爪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金凤,未经袁金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85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