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力除渣式四角切圆型锅炉掉焦监测及自动稳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8674.0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7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苏攀;祝广场;于鹏峰;刘林波;张才稳;韩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M11/04 | 分类号: | F23M11/04;F23N5/02;F23N5/20;F23N5/26;G06F30/20;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力 四角 圆型 锅炉 监测 自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力除渣式四角切圆型锅炉掉焦监测及自动稳燃系统,包括炉膛,炉膛布置有炉膛压力测点,在燃烧器区域从上到下依次布置有C层燃烧器火检探头、C层燃烧器油枪、B层燃烧器火检探头、B层燃烧器油枪、A层燃烧器一号火检探头、A层燃烧器油枪和A层燃烧器二号火检探头;一号挡板及二号挡板分别与炉膛左右两侧的冷灰斗相连;炉膛的底部配置有捞渣机,一号动压传感器、一号热电偶及一号电子液位传感器布置于捞渣机的左侧;二号动压传感器、二号热电偶及二号电子液位传感器布置于捞渣机的右侧。本发明可有效避免因锅炉掉焦问题发生机组非停问题,提高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力除渣式四角切圆型锅炉掉焦监测及自动稳燃系统。
背景技术
燃煤电厂掉焦问题是影响锅炉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锅炉结焦原因较多,如燃用煤种偏离设计煤种,且燃用煤种属于软化温度低于设计值的易结焦煤种;锅炉炉膛设计截面热负荷偏高、燃烧器设计结构存在原始缺陷等,易造成锅炉结焦,且较难以有效解决;另外,锅炉燃烧调整中一二次风分配及氧量等参数控制不合理也易导致结焦问题。锅炉出现结焦倾向性后,而锅炉吹灰效果不佳、机组长期低负荷运行无法进行炉膛吹灰或吹灰不及时,容易造成锅炉掉焦问题。
对于水力除渣式锅炉,因较大焦块从炉膛高处落入捞渣机渣斗后,热冲击效应产生大量水蒸汽进入炉膛,同时焦快下落过程对炉膛动力场造成干扰,燃烧稳定性下降,一般会在很短时间内出现燃烧器火检信号减弱或炉膛压力波动,极易触发锅炉主保护动作,造成锅炉非正常停机,严重威胁机组设备安全性且经济损失大。目前,运行人员仅通过火检信号、炉膛压力与经验判断锅炉内部掉焦情况,往往运行调整不及时,目前监测锅炉掉焦的技术手段还不完善,且没有关于锅炉掉焦监测与锅炉稳燃相结合的技术方案。因此,通过结合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技术,对炉内掉焦进行有效监测,并通过电厂分布式控制系统进行联锁保护,自动进行锅炉稳定燃烧操作,以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可提高锅炉智能化运行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水力除渣式四角切圆型锅炉掉焦问题,提供了一种锅炉掉焦监测及自动稳燃系统,根据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技术,可实时监测炉膛底部气流动压变化、捞渣机渣水温度及液位波动变化情况,通过对传感器数据及锅炉运行数据采集和计算,自动实时判断锅炉掉焦问题,并通过电厂分布式控制系统进行联锁保护,自动进行锅炉稳定燃烧操作。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力除渣式四角切圆型锅炉掉焦监测及自动稳燃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炉膛,所述炉膛布置有炉膛压力测点,在燃烧器区域从上到下依次布置有C层燃烧器火检探头、C层燃烧器油枪、B层燃烧器火检探头、B层燃烧器油枪、A层燃烧器一号火检探头、A层燃烧器油枪和A层燃烧器二号火检探头;一号挡板及二号挡板分别与炉膛左右两侧的冷灰斗相连,且一号挡板及二号挡板与冷灰斗平行布置;所述炉膛的底部配置有捞渣机,一号动压传感器、一号热电偶及一号电子液位传感器布置于捞渣机的左侧,所述一号动压传感器水平布置,所述一号热电偶及一号电子液位传感器竖直布置,所述一号动压传感器、一号热电偶及一号电子液位传感器的右端不超过一号挡板的右端所在垂直面;二号动压传感器、二号热电偶及二号电子液位传感器布置于捞渣机的右侧,所述二号动压传感器水平布置,所述二号热电偶及二号电子液位传感器竖直布置,所述二号动压传感器、二号热电偶及二号电子液位传感器的左端不超过二号挡板的左端所在垂直面。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热电偶及一号电子液位传感器均与DCS处理器相连,所述一号动压传感器连接压力变送器之后再与DCS处理器相连;所述一号动压传感器的两根引压管分别连接一号压缩空气电磁阀及二号压缩空气电磁阀,所述一号压缩空气电磁阀及二号压缩空气电磁阀并联后连接于压缩空气手动阀及压缩空气管道;所述二号动压传感器、二号热电偶及二号电子液位传感器的布置方式与上述一号动压传感器、一号热电偶及一号电子液位传感器的布置方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86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