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态继电器触点的初始状态检测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9570.1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8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韦卫;孙嘉隆;曾庆国;刘文武;何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继电器 触点 初始 状态 检测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态继电器触点的初始状态检测电路,由固态继电器触点回路单元和状态反馈单元组成。固态继电器触点回路单元包括三极管K2、稳压管R6、二极管R3、以及电阻R1、R4和R5。状态反馈单元包括光电耦合器U1、以及电阻R7和R8。本发明采用漏电流判别门限技术,通过监测各触点回路中漏电流的大小来判断固态继电器触点状态,固态继电器触点状态采用隔离器输出,从而解决了固态继电器装机后触点初始状态检测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态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态继电器触点的初始状态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固态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无触点电子开关,其既有放大驱动作用,又有隔离作用,很适合驱动大功率开关式执行机构,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外围接口设备,调温、调速、调光、电机控制、电炉加温控制、电力石化、医疗器械、金融设备、煤碳、仪器仪表、交通信号等领域。固态继电器的本身特性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漏电流。虽然大多数固态继电器的应用中,都允许在固态继电器中有微量的漏电流,但是当单只固态继电器的漏电流过大时,或者当需要将多只固态继电器并联使用而导致总的漏电流过大时,不仅会损坏电气设备,而且还会引发触电事故。为此,固态继电器在使用前,需要对其初始状态进行检测,以防止其触点漏电流过大。
目前,对固态继电器的初始状态(触点漏电流)进行测时所采用的检测方式是:让外部电压通过保护电阻后连接到固态继电器触点的漏极(D极),同时监测固态继电器触点漏极(D极)与源极(S极)之间的电压,通过电压计算出固态继电器触点漏极(D极)与源极(S极)之间的漏电流。然而,在固态继电器安装配于系统上时,由于输出端连上外部电路,因此无法采用上述检测方法来判定固态继电器触点的初始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固态继电器装机后触点初始状态检测难的问题,提供一种固态继电器触点的初始状态检测电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固态继电器触点的初始状态检测电路,该初始状态检测电路由固态继电器触点回路单元和状态反馈单元组成。
固态继电器触点回路单元包括三极管K2、稳压管R6、二极管R3、以及电阻R1、R4和R5;三极管K2的发射极和电阻R5的一端相连后,与第一电源的正极连接;三极管K2的基极与稳压管R6的阴极连接,稳压管R6的阳极与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R3的阳极,二极管R3的阴极连接待测固态继电器触点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连接待测固态继电器触点的负极,电阻R1的另一端接第一电源地;三极管K2的集电极形成固态继电器触点回路单元的输出端。
状态反馈单元包括光电耦合器U1、以及电阻R7和R8;电阻R7的一端形成状态反馈单元的输入端,并与固态继电器触点回路单元的输出端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接光电耦合器U1的输入端正极,光电耦合器U1的输入端负极接第一电源地;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源正极,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1的输出端正极;光电耦合器U1的输出端负极接第二电源地;光电耦合器U1的输出端正极形成状态反馈单元的输出端,即初始状态检测电路的状态输出端。
上述方案中,当固态继电器的触点的组数为2个以上时,所有待测固态继电器触点的正极同时与二极管R3的阴极连接,待测固态继电器触点的负极同时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
上述方案中,固态继电器触点回路单元还进一步包括二极管R2,该二极管R2的阳极与系统前级电路连接,二极管R2的阴极与待测固态继电器触点的正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漏电流判别门限技术,通过监测各触点回路中漏电流的大小来判断固态继电器触点状态,固态继电器触点状态采用隔离器输出,从而解决了固态继电器装机后触点初始状态检测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固态继电器触点的初始状态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95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简易组装式焊包尺寸测量装置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