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1比特数据雷达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9746.3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3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韩江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89 | 分类号: | G01S13/89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孟庆莹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比特 数据 雷达 成像 方法 | ||
1.一种自适应1比特数据雷达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回波数据的采集,即打开雷达平台,在不同的天线位置发射步进频率信号,从M个天线位置采集回波数据,每个天线位置采集N个不同频点,一共得到M×N个采样点;
步骤2,将观测场景划分为Pr×Px个单元,其中Pr和Px分别代表距离单元数和方位单元数,记坐标位置为(ri,x
其中,fn和pm分别表示第n个采样频点和第m个天线的位置,表示第m个天线的位置与位置坐标为(ri,xl)处的像素单元的距离,c表示光速,则根据回波数据的表达式,构造回波数据的稀疏表征为y=Φσ,σ表示散射强度向量,其中:
步骤3,对回波数据进行1比特量化,采样点的回波数据与固定门限τ比较,大于τ的值量化为1,其它量化为-1,因此1比特量化数据的表达形式为z=sign(y-τ),其中sign(·)表示只保留符号的函数;
步骤4,根据步骤3中得到的1比特量化数据、步骤2中构造的稀疏观测矩阵,且定义和引入阈值参数τimg,在定义和引入阈值参数τimg后,通过自适应1比特量化硬门限循环算法的迭代框架,从1比特量化数据得到成像结果的过程如下:
其中,⊙表示向量间的哈达玛积,[·]-表示保留负数值而将其他值置为0,||·||1和||·||2分别表示一范数和二范数,K表示稀疏度;
步骤5,通过在成像过程中自适应的调整阈值参数τimg从而得到成像结果,具体地,在自适应1比特量化硬门限循环算法的迭代框架中,在第k次迭代中,成像结果和阈值参数进行交替迭代更新,根据1比特量化硬门限循环算法,令阈值参数赋值为以更新得到成像结果为针对其中不满足量化一致性条件的元素,通过调整第k个阈值参数,令来迫使其满足强化的量化一致性条件,并带入第(k+1)次迭代,根据更新成像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适应1比特数据雷达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次迭代中,针对更新后的成像结果中不满足量化一致性的元素,通过更新阈值参数τimg来处理,使其满足强化的量化一致性条件,具体过程为:
步骤5-1,在自适应1比特量化硬门限循环算法迭代框架开始前完成初始化,即初始化成像场景估计值为零矩阵,初始化阈值参数为零向量,初始化1比特量化硬门限循环算法的迭代计数指标k=1;
步骤5-2,在每一次迭代过程中,利用梯度下降法更新成像结果的估计值,更新过程如下:其中μ表示梯度下降法的迭代步长,PK(x)表示保留x中前K个最大值并将其他值置为0的操作,和分别表示第k-1次迭代后得到的成像结果和阈值参数的赋值;
步骤5-3,通过在第k次迭代后,对于z的第i个元素有zi>0,但其中表示观测矩阵Φ的第i行,[·]i表示向量的第i个元素,z表示1比特量化数据,针对不满足量化一致性的数据,施加强化的量化一致性条件,即要求其中[Δτimg]i>0,在第k次迭代过程中,更新后的阈值参数满足如下条件:
步骤5-4,令其中diag(z)表示以z为对角线的对角矩阵,则Δτimg的估计值满足如下条件:
记矩阵其中矩阵B是奇异矩阵,其中和分别表示和在处的取值,Δτimg表示更新阈值参数的变化量;
步骤5-5,定义一致性支撑集为其中Nc是每次迭代后满足量化一致性条件的元素个数,则对于i∈Λ的元素,有[Δτimg]i=0,则由其补集ΛC作为索引集得到的矩阵是非奇异矩阵,对不满足量化一致性的数据,更新后的阈值参数满足如下条件:其中,β>0是预设值,且β是更新阈值参数的迭代步长,通过β控制自适应1比特量化硬门限循环迭代框架的收敛结果,表示由ΛC索引的中的元素组成的向量,表示由ΛC索引的中的元素;
步骤5-6,实现自适应1比特量化硬门限循环算法迭代框架更新的成像结果收敛,输出最终得到的成像结果,即得到成像结果的目标与杂波能量的比值,如下:其中,PC和PT分别表示杂波区域C和目标区域T的像素单元数,表示位置坐标为(ri,xl)处的像素单元得到的单元散射强度估计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97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