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进出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区域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9812.7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8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雷兴列;彭勇;张准;郭璇;苏梓铭;唐盼;余光凯;郑秋玮;刘庭;刘凯;肖宾;霍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楼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进出 交流 高压 复合 带电作业 区域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进出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区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业平台和收放装置;其中,
所述作业平台的一端搭设于复合横担杆塔塔身,另一端与复合横担上的分裂导线连
接,用以为作业人员提供进出带电作业区域的通道;
所述收放装置搭设在所述复合横担杆塔塔身上,其一端可开合的夹持于所述分裂导
线,所述收放装置中设置有牵引机构,其通过所述牵引机构与所述作业平台连接,用以对所述作业平台进行收放操作,从而将所述作业平台安装至预设位置;
所述收放装置包括:定位辅助机构和牵引机构;其中,
所述定位辅助机构设置在所述作业平台下方,其远离所述复合横担杆塔塔身的一端设
置有可开合夹持件,用以夹持所述分裂导线;
所述牵引机构设置在位于所述作业平台上方的所述复合横担杆塔塔身上且通过牵拉
绳索与所述定位辅助机构连接;
所述定位辅助机构包括:绝缘操作杆、可开合夹持件和定滑轮;其中,
所述绝缘操作杆的一端搭设于所述复合横担杆塔塔身,所述绝缘操作杆的另一端
与所述可开合夹持件连接,所述定滑轮靠近所述可开合夹持件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进出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区域的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作业平台包括:两根主梁和连接在两根所述主梁之间的若干横档;其中,
每个所述横档的两端与所述主梁之间呈夹角设置,每根所述主梁远离所述复合横担杆
塔塔身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以与所述分裂导线连接的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进出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区域的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挂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进出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区域的装置,其特
征在于,每个所述主梁靠近所述复合横担杆塔塔身的一端均设置有卡接件,用以将所述主梁固定至所述复合横担杆塔塔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进出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区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开合夹持件包括:第一金属弹片和第二金属弹片;其中,
所述第一金属弹片和所述第二金属弹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金属弹片和所述第二金
属弹片相配合围设成一内部夹持部和外部抵接部,用以在与所述分裂导线相抵接时,通过
外力将其夹持在所述内部夹持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进出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区域的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弹片和所述第二金属弹片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凸弧部和凹弧部;其中,
所述凹弧部靠近所述分裂导线设置,所述第一金属弹片的凸弧部与所述第二金属的凸
弧部相向设置,形成所述夹持部;所述第一金属弹片的凹弧部与所述第二金属的凹弧部相背设置,形成所述抵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进出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区域的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第一牵引绳、第一牵引件、第二牵引绳和第二牵引件;其中,
所述第一牵引件和所述第二牵引件并列设置在所述作业平台上方的所述复合横担杆塔塔身上;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一端绕设于所述第一牵引件,所述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
所述定位辅助机构上的定滑轮,且与所述作业平台上靠近所述分裂导线的端部相连;
所述第二牵引绳的一端绕设于所述第二牵引件,所述第二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所述作业
平台上靠近所述分裂导线的端部相连。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进出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区域
的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收放装置将作业平台的一端固定至复合横担上的分裂导线处;
步骤2,带电作业人员通过作业平台进出带电作业区域,在进出带电作业区域的过程中,
作业人员与复合横担杆塔塔身距离S1、作业人员与等电位作业区域的距离S2应满足以下条件: S1与S2之和应保持在7.0m以上;
步骤3,在带电作业人员完成带电作业并通过所述作业平台退回至塔身后,通过所述收
放装置将所述作业平台收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98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