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栓焊结合钢桁梁大节段拼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0053.6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8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彧;张慧博;宗寒雪;曾永晖;亢恺;任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铁山桥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6/00;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徐文;万小侠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钢桁梁 大节 拼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栓焊结合钢桁梁大节段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拼装方法如下:S1:桁片拼装;S2:上层桥面拼装;S3:下层桥面拼装;S4:整节段拼装;本发明中采用连续拼装的方式,桁片、上层桥面、下层桥面均采用多轮独立安装且在上一轮拼装的基础上留下一段作为下一轮的母段参与安装,从而可以保证相邻的各结构之间的顺利连接从而保证安装的精度;采用由下层桥面、桁片、上层桥面的拼装顺序依次拼装最后一个再解体装运现场拼装,提高了钢桁梁大节段的整体拼装效率,保证了拼装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桥梁拼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栓焊结合钢桁梁大节段拼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陆上交通的压力越来越凸显,为了解决这一压力,大量的铁路、高速公路等项目的修建势在必行,为了跨越道路通过的大江大河,大跨度的桥梁的使用就趋于必然,人们也在对不同距离的桥梁的结构进行设计。
目前,部分钢桁梁采用上下双层形式,上下桥面的侧边之间采用桁片连接,上桥面和下桥面在T型横梁上铺设桥面板单元。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各个部分分开制造,在工地拼装时,因为螺栓连接,对精度要求很高,因此在制造完成后进行预拼装必不可少;由于钢桁梁桥截面尺寸大,各个部分重量大,立体拼装对起重设备要求很高,增加了设备成本;立体拼装工作量大,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栓焊结合钢桁梁大节段拼装方法,能够解决一般的钢桁梁大节段拼装精度差,整体拼装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栓焊结合钢桁梁大节段拼装方法,其创新点在于:具体拼装方法如下:
S1:桁片拼装:桁片包括上弦杆、下弦杆、斜杆和竖杆;桁片拼装采用多节段连续匹配拼装的方案,即每一组不小于4个整节段,且在上一组拼装完成后留下一段作为下一组的母段参与拼装;
S1.1:弦杆定位:将上弦杆和下弦杆置于拼装胎架上,使其符合拱度线形,调整使各方位尺寸符合规范要求;检测合格后,采用临时定位措施定位;
S1.2:拼装腹杆:依次拼装斜杆和竖杆形成的腹杆,就位时用顶镐配合;检测各部尺寸合格求后完成焊缝的焊接;
S1.3:检测、解体:焊接修整后检测、记录,作为后续单元件预留收缩量的依据;检查合格后,解体为单桁片,留下一段作为下一轮的母段参与拼装;
S2:上层桥面拼装:上层桥面包括上桥面板单元和上T型横梁;上桥面板单元采用连续匹配组焊及试拼装并行的工艺方案,即每轮组拼4个整节段,在上一轮拼装完成后留下一段作为下一轮的母段参与拼装;
S2.1:上桥面板单元的制作:将按照上桥面板单元的设计工艺参数进行划分,并完成各上桥面板单元的制造,然后在胎架通过模拟的弦杆以及辅助定位进行桥面板单元的拼装;
S2.2:上桥面板单元的拼装:上T型横梁按照设计的要求平行铺设在胎架上,然后将上桥面板单元按照由中部向两侧的顺序进行拼装,并同时依次焊接拼装缝,最后划线切除非基准端;
S3:下层桥面拼装:下层桥面包括下桥面板单元、下T型横梁和底板单元;下桥面板单元采用连续匹配组焊及试拼装并行的工艺方案,即每轮组拼5个整节段,在上一轮拼装完成后留下一段作为下一轮的母段参与拼装;
S3.1:底板单元的制作及拼装:将底板单元按照设计的参数进行划分并制作,然后在胎架上进行铺设并定位;
S3.2:下T型横梁的拼装:将下T型横梁设置在底板单元上并通过模拟弦杆进行临时定位,在下T型横梁的两侧安装腹板单元,并组装重压区加强筋;
S3.3:下桥面板单元的制作及拼装:将按照下桥面板单元的设计工艺参数进行划分,并完成各下桥面板单元的制造;将下桥面板单元按照由中部向两侧的顺序进行拼装,并同时依次焊接拼装缝,最后划线切除非基准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铁山桥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铁山桥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00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