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运输车用注水装置及混凝土运输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0445.2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1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掖市筑梦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42 | 分类号: | B28C5/4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崔巍 |
地址: | 734016 甘肃省张掖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运输车 注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运输车用注水装置及混凝土运输车,注水装置安装于混凝土运输车上,用于对混凝土运输车上砼罐内的混凝土注水,其中注水装置包括水箱、连接管路、加压部件、温度检测部件等,在运输混凝土过程中,注水装置正常工作时,水箱中装有水,注水装置通过温度检测部件检测砼罐周围的温度,当温度高于所设定的阈值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加压部件,加压部件工作将水箱中的水加压,通过连接管路将水箱中的水送至砼罐中,以解决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混凝土中的水分流失、导致混凝土质量变差、混凝土发生凝固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运输车用注水装置及混凝土运输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在大中型的建筑上搅拌、浇注混凝土的方法是这样的,先在一混凝土搅拌站将水泥、沙石按设定的配比搅拌成混凝土,然后用运输工具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运输到建筑工地上进行浇注,由于混凝土搅拌站一般离混凝土浇注点较远,因此,需要用相应的机动车辆进行运输,而所采用的运输车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用的混凝土运输车辆,一种是一般的货运车辆。专用的混凝土运输车辆主要由带有专用底盘的车体、混凝土搅拌罐、托轮、减速箱构成,减速箱位于专用底盘上并与专用底盘上的油压驱动动力装置相接,混凝土搅拌罐设置在托轮与专用底盘上的减速箱间。使用时,混凝土存储于砼罐中,然后通过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在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在砼罐中储存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流失,进而导致混凝土存在凝固的风险。但是现有的混凝土运输车在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并不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混凝土运输车储存运输混凝土时,当混凝土在砼罐中储存的时间过长时,会导致其中的水分蒸发流失,影响运送的混凝土的质量,甚至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发生凝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运输车用注水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注水装置可以安装于混凝土运输车上,用于对混凝土运输车中的砼罐注水;其中,该注水装置包括:
水箱,该水箱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能通过进水口向水箱加水,以及水箱上设置有用于与混凝土运输车的车体连接的连接部;
连接管路,该连接管路的一端经水箱的进水口延伸至水箱内,另一端延伸至砼罐的进料口处,并与砼罐的进料口连通;
加压部件,该加压部件设置于连接管路中,并与连接管路连通,用于将水箱中的水加压并通过连接管路流至砼罐中;
温度检测部件,该温度检测部件可拆卸连接于加压部件的一侧,用于检测砼罐周围的温度,并生成检测信号,且该温度检测部件与加压部件电连接,并实时获取检测信号,以根据检测信号打开或关闭;其中,
当砼罐周围的温度高于预设的阈值时,加压部件根据检测信号开启,以将水箱中的水加压并通过连接管路流至砼罐中;
当砼罐周围的温度低于预设的阈值时,加压部件根据检测信号关闭,以停止向砼罐内供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中的注水装置由水箱、连接管路、加压部件、温度检测部件构成,并且各个部件既有独立的作用同时又相互配合工作,所以该注水装置能够迅速反应工作,及时向砼罐注水。
正常工作时,水箱中装有水,在运输混凝土过程中,通过该温度检测部件检测砼罐周围的温度,当温度高于阈值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加压部件,加压部件工作并将水箱中的水加压,通过连接管路将水箱中的水送至砼罐中。以避免砼罐中的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尤其是能避免混凝土发生凝固。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混凝土运输车用注水装置,该注水装置还包括流量控制部件,该流量控制部件设置于连接管路中,并位于加压部件的一侧;并且,
该流量控制部件与温度检测部件电连接,且流量控制部件实时获取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控制连接管路中的水的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掖市筑梦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张掖市筑梦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0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