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纱车间无人巡检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0837.9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5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鲍劲松;余石龙;汪俊亮;徐楚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9/16;B25J11/00;B25J19/00;B25J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纱 车间 无人 巡检 机器人 | ||
1.一种细纱车间无人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无人巡检底座模块、外壳、飞花吸收装置、数据采集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底盘上设有外壳;外壳内的底盘上设有用于实现机器人在车间的定位和巡检的无人巡检底座模块;所述机器人外壳内和底盘后方设有飞花吸收装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用于对纱线成纱图片进行采集的工业相机;所述底盘上设有伸出外壳外的工业相机;所述机器人外壳上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和用于与车间的计算中心进行数据互相传输的无线通讯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纱车间无人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巡检底座模块包括驱动电机、麦克拉姆轮、分布式电源模组、LiDAR激光雷达、GPS定位传感器、INS姿态传感器、中央处理单元和超声波传感器;所述底盘上设有驱动电机、分布式电源模组、GPS定位传感器、INS姿态传感器和中央处理单元;所述机器人外壳下方底盘四周设有用于移动的麦克拉姆轮;所述机器人外壳前方的底盘上设有LiDAR激光雷达;所述机器人外壳前方和后方的底盘上分别设有超声波传感器;所述麦克拉姆轮通过驱动电机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分布式电源模组、LiDAR激光雷达、GPS定位传感器、INS姿态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驱动电机、LiDAR激光雷达、GPS定位传感器、INS姿态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与分布式电源模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纱车间无人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数量设为4个,麦克拉姆轮的数量设为4个;所述的一个麦克拉姆轮对应一个驱动电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细纱车间无人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花吸收装置包括吸盘、管道一、管道二、吸风电机和飞花收集箱体;所述底盘后方设有用于吸取飞花的吸盘,吸盘上设有吸取用的长条开槽;吸盘通过管道一与吸风电机的一端连接;吸风电机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二与飞花收集箱体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细纱车间无人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工业相机;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于机器人的外壳上并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底盘上设有可以实现360度转动的云台,云台中心设有垂直于云台平面的可上下升降的旋转支撑杆;旋转支撑杆末端设有可伸出外壳外的工业相机,工业相机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细纱车间无人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设于外壳外部,并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无线通讯模块将无人巡检所采集的温度湿度数据和纱线图像数据传输至车间数据中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细纱车间无人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数量设为2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08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空调压缩机定子
- 下一篇:一种垃圾处理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