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基铒掺杂镓酸锌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80923.X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3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向阳;陈金鑫;杨德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26 | 分类号: | H01L33/26;H01L33/36;H01L33/00;C09K11/77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韩聪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基铒 掺杂 镓酸锌 薄膜 电致发光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铒掺杂ZnGasubgt;2/subgt;Osubgt;4/subgt;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硅基光电子技术领域。所述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硅衬底,硅衬底正面依次设有发光层、透明电极层,硅衬底背面设有欧姆接触电极,所述硅衬底表面具有氧化硅层,所述发光层为铒掺杂的ZnGasubgt;2/subgt;Osubgt;4/subgt;薄膜。本发明在带有~10nm SiOsubgt;x/subgt;层的nsupgt;+/supgt;型硅片表面沉积铒掺杂的ZnGasubgt;2/subgt;Osubgt;4/subgt;薄膜,进而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仅发出Ersupgt;3+/supgt;离子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区的特征发光峰。本发明提出的掺铒薄膜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强度较强,制备方式简单便捷易操作,而且器件制备所用工艺与现行硅基CMOS工艺完全兼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基光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硅基铒掺杂ZnGa2O4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CMOS工艺在摩尔定律的指导下,通过尺寸微缩一步步提高单位晶圆面积上晶体管的数量,但基于电互连技术的晶体管内部、各晶体管之间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串扰、量子效应瓶颈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微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上世纪九十年代,基于相互间串扰极低的光子的光互连技术应运而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硅基光互连所需的产品如硅基光波导,硅基光探测器,硅基光调制解调器等都已成熟,唯独缺少合适的硅基光源。稀土铒离子(Er3+)其第一激发态(4I13/2)到基态(4I15/2)的辐射跃迁(~0.803eV,~1540nm)恰好落于硅波导--石英光纤的最小损耗窗口。
对于意欲结合CMOS工艺的大尺寸硅晶圆的片上集成,需实现Er3+的电致发光。近年来,对Er3+掺杂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电致发光如Er3+掺杂的ZnO,TiO2,GaN的电致发光研究较为热门。如杨扬等在p+-Si上沉积掺Er3+的ZnO薄膜,成功制备了ZnO:Er/p+-Si异质结器件(Yang Yang,Yunpeng Li,Luelue Xiang,Xiangyang Ma,and Deren Yang,AppliedPhysics Letters102,181111(2013)),该器件在<10V的正向驱动电压下发出Er的特征发光峰。专利文献CN 104735833A公开了一种基于Er掺杂TiO2薄膜的电致发光器件,该器件具有SiO2-TiO2:Er双层结构,电子在SiO2薄膜的电场中加速形成热载流子,可以在较低的正向偏压下激发出Er3+的特征发光峰。
但是ZnO和TiO2中Er3+离子的固溶度天然较低。GaN材料目前主要用于制备照明领域的紫外蓝光LED,GaN中掺Er无任何优势。
因此,不少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探寻新型高效Er电致发光的基质材料。笔者系统探究了镓酸锌材料的基本性质,镓酸锌也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高效Er电致发光的基质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硅基铒掺杂薄膜电致发光器件,推动实现Er的高效电致发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09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