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能场全效反应生态耦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1479.3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3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赵统刚;陈龙;张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巷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能 场全效 反应 生态 耦合 系统 | ||
1.一种多能场全效反应生态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能场反应器(1),设置于河水表面层,包括负载有光催化剂的石墨烯,用于在阳光照射下产生具有催化活性的活性基团并释放至水体中;
磁能场反应器(2),设置于所述光能场反应器(1)下方,用于将河水表面层的水体微观磁化;
超声能场反应器(3),设置于所述光能场反应器(1)下方且整体呈类笼式结构,包围所述磁能场反应器(2),用于向水体散发超声波;
质能强化循环器(4),设置于所述光能场反应器(1)下方,用于推动河道内上下层水体循环流动;
供能组件(5),配置为用于向上述各反应器供给运作所需的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场全效反应生态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能场反应器(1)配置为孔板或网状结构,采用石墨烯与有机复合纤维、树脂材料混掺后加工制造而成,或在有机复合纤维表面涂覆石墨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能场全效反应生态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能场反应器(2)配置为多个排布于所述光能场反应器(1)下方的管式磁化设备(7);
所述管式磁化设备(7)采用永磁体或电磁体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场全效反应生态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能场反应器(3)包括超声场笼(8),所述超声场笼(8)的顶部开口,其边壁和底壁配置为石墨烯复合材料穿孔板,或于复合材料穿孔板表面涂覆石墨烯;
所述超声场笼(8)内设置有超声振动棒或与超声波换能器(10)直接连接,将超声波传导至超声场笼(8)内,或通过超声场笼(8)向笼内或笼外散发超声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能场全效反应生态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质能强化循环器(4)包括水泵循环装置、机械搅拌循环装置或气提管道组件(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能场全效反应生态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质能强化循环器(4)配置为气提管道组件(11),所述气提管道组件(11)包括底部封闭的进水管井(12)、进气管道(13)以及呈倒U形设置的气提出水管(14);
所述进气管道(13)一端与外部风机设备(19)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提出水管(14)相连通;
所述磁能场反应器(2)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井(12)上端部内,所述气提出水管(14)一端延伸至进水管井(12)中且位于磁能场反应器(2)下方位置,另一端设于所述进水管井(12)外部且齐平于或低于所述超声波场笼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能场全效反应生态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能场全效反应生态耦合系统还包括复合生态组件(6),所述复合生态组件(6)包括设于光能场反应器(1)旁边的水上浮动件和水下生物填料(17);
所述浮动件包括提供浮力支撑的浮床(15)或浮岛,所述浮床(15)或浮岛上栽种有水生植物(16);
所述水下生物填料(17)包括便于微生物附着生长的载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能场全效反应生态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组件(5)包括设置于一独立浮体或所述浮动件上的太阳能发电设备(18)、风机设备(19)和超声波发生器(20);
所述太阳能发电设备(18)与风机设备(19)和超声波发生器(20)电连接,用于提供电能;
所述风机设备(19)与所述进气管道(13)相连通,为质能强化循环器(4)的气提管道组件(11)提供压力气体;
所述超声波发生器(20)配置为超声能场反应器(3)的超声波换能器(10)提供设定功率和频率的交变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能场全效反应生态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发电设备(18)包括太阳能板、控制器、蓄电池以及逆变器,所述太阳能板倾斜朝向正南方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能场全效反应生态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磁化设备(7)采用钕铁硼永磁体,磁感应强度配置为0.1~0.5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巷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巷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14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