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防水卷材生产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1963.6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7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郭庆业;朱幼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庆业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G01N3/04;G01N3/08;B29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防水 卷材 生产 制造 工艺 | ||
1.一种高分子防水卷材生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材料准备,准备高分子防水卷材制造所需要的原材料,得到卷材原材料;
步骤二,干燥作业,对步骤一中得到的卷材原材料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干燥完成的原材料;
步骤三,搅拌作业,对步骤二中得到的干燥完成的原材料进行混合加热搅拌作业,得到搅拌完成的原材料;
步骤四,挤压成型,对制作高分子片材层的原料进行挤压成型作业,得到挤压成型的片材;
步骤五,贴膜作业,将步骤三中得到的搅拌完成的原材料涂布在步骤四中得到的挤压成型的片材上进行贴膜作业,得到贴膜完成的卷材;
步骤六,冷却成型,对步骤五中得到的贴膜完成的卷材进行冷却成型处理,得到冷却成型的卷材;
步骤七,拉伸检测,将步骤六中得到的冷却成型的卷材放置到卷材拉伸检测设备上进行拉伸能力的检测,得到检测完成的卷材;
步骤八,包装入库,对步骤七中得到的检测完成的卷材进行收卷作业,收卷完成后,包装入库,得到成品卷材;
上述步骤中使用到的卷材拉伸检测设备包括底板(1)、拉伸装置(2)和夹持装置(3),所述的底板(1)左端、右端、前端和后端均安装有拉伸装置(2),拉伸装置(2)上端安装有夹持装置(3);
所述的拉伸装置(2)包括旋转电机(2a)、支撑板(2b)、旋转圆杆(2c)、转动杆(2d)、连接圆杆(2e)、翻转杆(2f)、动力圆杆(2g)、直板(2h)、定位圆杆(2i)、方板(2j)、抵紧块(2k)、L型杆(2l)和一号气缸(2m),所述的底板(1)两端对称安装有支撑板(2b),支撑板(2b)上开设有圆槽,一端的支撑板(2b)外端安装有旋转电机(2a),旋转电机(2a)输出端安装有旋转圆杆(2c),旋转圆杆(2c)穿过圆槽且通过轴承安装在圆槽内,旋转圆杆(2c)两端均安装有转动杆(2d),转动杆(2d)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连接圆杆(2e),连接圆杆(2e)上通过轴承安装有翻转杆(2f),翻转杆(2f)上安装有动力圆杆(2g),动力圆杆(2g)通过轴承安装在直板(2h)上,直板(2h)一端安装有定位圆杆(2i),底板(1)上位于支撑板(2b)外端对称安装有方板(2j),方板(2j)上安装有抵紧块(2k),抵紧块(2k)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L型杆(2l),抵紧块(2k)外壁上安装有一号气缸(2m),一号气缸(2m)输出端连接在L型杆(2l)上;
所述的夹持装置(3)包括U型板(31)、二号气缸(32)、动力板(33)、T型圆杆(34)、平板(35)、卡板(36)、滑动块(37)、夹持板(38)和橡胶板(39),所述的直板(2h)内端开设有直槽,直槽内壁上安装有U型板(31),U型板(31)两端的内壁之间开设有方槽,U型板(31)中端安装有二号气缸(32),二号气缸(32)输出端安装有动力板(33),且动力板(33)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方槽内,动力板(33)上开设有夹持槽,方槽一端内壁上安装有平板(35),平板(35)上开设有平槽,平槽内两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对称安装有滑动块(37),滑动块(37)上安装有卡板(36),卡板(36)上安装有T型圆杆(34),且T型圆杆(34)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夹持槽内,卡板(36)内端安装有夹持板(38),夹持板(38)上安装有橡胶板(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防水卷材生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下端均匀安装有支撑杆(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防水卷材生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上设置有刻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防水卷材生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端的夹持板(38)相对面上均匀设置有夹持杆(381),且夹持杆(381)和夹持杆(381)间隙之间相互配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防水卷材生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槽为两端对称的斜状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防水卷材生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板(2j)上开设有圆弧槽,圆弧槽和定位圆杆(2i)之间相互配合使用,L型杆(2l)和定位圆杆(2i)之间相互配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庆业,未经郭庆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19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反射喷涂组件及其工艺
- 下一篇:一种农作物加工预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