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刮雨器系统以及轨道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2157.0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9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邴建辉;杨政国;张珩;张发鹏;段立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0 | 分类号: | B61C17/00;B60S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李小波;刘芳 |
地址: | 73005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刮雨器 系统 以及 轨道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刮雨器系统,其包括:刮片、刮杆、传动轴、电机;刮片,用于刷除车窗玻璃上的雨点;刮杆的第一端连接刮片,刮杆的第二端与传动轴的第一端紧固连接,传动轴第二端与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电机,用于驱动传动轴正转或者反转,以带动刮片在车窗玻璃上作往复运动。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上述车用刮雨器系统。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刮雨器系统以及轨道车辆,采用电机以及与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轴作为驱动机构来驱动刮杆和刮条动作,通过电机的正反转来驱动刮片进行往复运动,由于电机的正反转是由控制信号控制的,故而刮片的往复行程无需再通过复杂的机械结构来实现,避免了连杆机构存在的卡死现象,提升了刮雨器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刮雨器系统以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刮雨器系统在车辆中用于控制刮杆带动刮片在挡风玻璃上运动,刮除附着于车辆上的雨点及灰尘,改善驾驶员的能见度,增加行车安全。
相关技术中,刮雨器系统包括永磁直流电动机、固定架、连杆机构、刮杆以及刮条。其中电动机连接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可绕电机轴轴线旋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另一端与第三连杆一端通过轴销连接。连杆机构和永磁直流电机固定于固定架上。固定架上设有弧形通孔,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连接的轴销延伸到弧形通孔中并能够在弧形通孔内滑动,第三连杆绕固定架上位于弧形通孔圆心处的轴销做扇形运动。永磁直流电动机轴正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带动第一连杆绕永磁直流电动机轴线旋转,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运动,第二连杆向一侧运动到最大值时,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连接的轴销与弧形通孔其中一侧端点相抵,第二连杆不再跟随第一连杆运动,直至第一连杆转动到一极限位置时,第二连杆再在第一连杆的带动下往弧形通孔的另一侧端点运动。以此,通过永磁直流电动机来带动刮杆呈扇形运动,刮杆带动刮片在挡风玻璃上运动,实现刮刷。
然而,上述刮雨器系统中需要通过永磁直流电动机与连杆机构的配合来实现刮片的往复运动,但是,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连接处、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连接处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会发生变形,造成连杆机构卡死,导致刮雨器系统损坏,使刮雨器系统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刮雨器系统以及轨道车辆,解决了现有车用刮雨器系统连杆机构容易卡死而造成刮雨器系统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刮雨器系统,包括:刮片、刮杆、传动轴、电机;
所述刮片,用于刷除车窗玻璃上的雨点;
所述刮杆的第一端连接刮片,所述刮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紧固连接,所述传动轴第二端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
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正转或者反转,以带动所述刮片在所述车窗玻璃上作往复运动。
可选的,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刮雨器系统,还包括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第二端紧固连接。
可选的,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刮雨器系统,还包括联轴器,所述电机和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联轴器紧固连接。
可选的,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刮雨器系统,还包括减速机和联轴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紧固连接。
可选的,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刮雨器系统,还包括支撑框,所述联轴器安装于所述支撑框的内部,所述电机与减速机位于所述支撑框的外部,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支撑框与所述联轴器紧固连接,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支撑框与所述联轴器紧固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减速机分别设置在所述联轴器相对的两侧。
可选的,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刮雨器系统,所述电机与驱动电路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模块用于驱动所述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21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量调度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 下一篇:补水控制方法、装置、电水壶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