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稠油井冲砂注汽工艺及其配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2689.4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5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明;邱桃;刘晓;张建兵;张业承;吕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拉玛依胜利高原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胡万臣 |
地址: | 834008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井 冲砂 工艺 及其 配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油井冲砂注汽工艺及其配套装置,注汽前,先将井下砂粒杂质冲掉,再注汽,焖井后抽油,避免抽油时砂粒卡泵,使工作稳定;注汽时,因为油层渗透率高了,蒸汽中的热能被高效吸收;同时,需要的注汽时间也明显缩短,降低了其它管段吸收的热量,减少无效热损失,更节能,配套装置为冲砂注汽工具,包括油管柱,所述油管柱内设有抽油杆,所述抽油杆的下端连接采油总成,所述油管柱的下端连接桥式注汽总成;所述采油总成的下端部连接有冲砂内管,所述桥式注汽总成的下端部连接有冲砂外管,所述冲砂外管的上端部外侧设有进油封汽阀并与内部相连通;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了稳定、高效、节能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井注汽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稠油井冲砂注汽工艺及其配套装置,属于稠油井注汽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田有杆采油井中,随着抽油过程,地层油液向着抽油泵流动,砂粒也被油流带到抽油泵附近,因为砂粒密度较大,会逐渐沉积,造成砂面上移。砂粒会增加油流阻力,当积砂深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导致抽油泵进液不足、抽空气锁、甚至干磨导致停产检泵。
稠油井生产,常用蒸汽吞吐工艺,向地下注入蒸汽,焖井后转抽采油。但是常规注汽配套装置和工艺存在以下问题:
一,常用注抽两用泵,有反馈泵、双进油泵,注汽时,蒸汽经过泵筒内孔,如果在泵筒内壁结垢,会导致转抽时,柱塞垢卡;双进油泵,是在泵筒侧面开孔注汽,洗井时,无法洗到固定阀以下的砂粒杂质;
二,在抽油泵以下,会连接几根尾管,洗井时,如果尾管内砂粒积满,洗井液无法洗通,导致洗井失败,也不能注汽,需要提油管检修;
三,如果直接通过尾管洗井后注汽,因为尾管环向冲洗不均匀,会遗留部分杂质。降低蒸汽在油层的通过性,甚至堵塞注汽通道,降低蒸汽效益;
如果注汽前,不对井下砂粒进行清理,会降低油层渗透率,甚至堵塞注汽通道,降低蒸汽效益。注汽后,砂层板结,转抽后抽油泵干磨,需要停产检修,浪费注汽成本。错过最佳采油时机,如图1-2所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稠油井冲砂注汽工艺及其配套装置,注汽前,先将井下砂粒杂质冲掉,再注汽,焖井后抽油,避免抽油时砂粒卡泵,使工作稳定;注汽时,因为油层渗透率高了,蒸汽中的热能被高效吸收;同时,需要的注汽时间也明显缩短,降低了其它管段吸收的热量,减少无效热损失,更节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稠油井冲砂注汽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正洗井,将尾管内和油层底部的砂粒杂质冲洗干净;
(2)通过均量通孔,将砂粒逐层洗出;因为均量通孔被砂埋的深度不同,流通阻力不同,会按照均量通孔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逐层把砂粒冲走;
(3)再通过均量通孔,对各油层进行均匀注汽,注汽时,蒸汽不经过抽油泵泵筒内壁,避免注汽后垢卡。
由于均量通孔沿着垂直方向由上至下孔径逐渐增大,且开口方向不相同,因为蒸汽是从油管上部过来的,所以离热源最近的均量通孔设计的最小,再往下大一些,底部的最大,具体孔径根据油层出砂情况和井深确定。从而可以使不同高度的均量通孔通过的蒸汽量比较均匀。蒸汽经过泵筒和外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不经过泵筒内壁。
一种稠油井冲砂注汽工艺的配套装置,包括桥式注抽防砂泵,所述桥式注抽防砂泵下部设有冲砂注汽工具,所述冲砂注汽工具包括油管柱,所述油管柱内设有抽油杆,所述抽油杆的下端连接采油总成,所述油管柱的下端连接桥式注汽总成;所述采油总成的下端部连接有冲砂内管,所述桥式注汽总成的下端部连接有冲砂外管,所述冲砂外管的上端部外侧设有进油封汽阀并与内部相连通。
油管柱从井口一直连到井下抽油泵,通常是由多根油管通过螺纹连接。作用是连通井口和油层,输送油液、洗井液、蒸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拉玛依胜利高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克拉玛依胜利高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26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