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细胞培养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2884.7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8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杜立萍;朱平;田玉兰;陈雅婷;陈炜;吴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00;C12N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细胞培养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生物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培养腔(1)、下培养腔(2)以及微纳米材料层(3);所述下培养腔(2)的壁上设置有卡槽,上培养腔(1)的下端通过卡槽与下培养腔(2)连接,微纳米材料层(3)夹在上培养腔(1)和下培养腔(2)之间,使用时,细胞培养在微纳米材料层(3)的上表面,上培养腔(1)和下培养腔(2)中填充有细胞相容性水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材料层(3)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微纳米纤维、纳米线或纳米片层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材料层(3)的厚度为100纳米至1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培养腔(1)和下培养腔(2)的材质均为细胞相容性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培养腔(1)和下培养腔(2)均为空心圆柱,下培养腔(2)与上培养腔(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卡槽,上培养腔(1)的下端通过环形卡槽与下培养腔(2)连接,所述微纳米材料层(3)夹在上培养腔(1)与下培养腔(2)中间。
6.一种生物细胞培养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首先,将下培养腔(2)填充细胞相容性水凝胶,并确保水凝胶的上表面保持水平,待下培养腔(2)中的水凝胶凝固后,将微纳米材料层(3)平铺于下培养腔(2)的上表面,然后再将上培养腔(1)组装固定,将待研究细胞培养于微纳米材料层(3)的表面,然后向上培养腔(1)中填充细胞相容性水凝胶,至此,细胞既能与微纳米材料层(3)及上培养腔(1)的水凝胶直接作用,也能透过微纳米材料层(3)的微纳米孔隙接触到下培养腔(2)的水凝胶,因此细胞处于一种三维的生存环境,同时与微纳米材料层(3)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以便后续形貌观察及染色分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细胞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上培养腔(1)和下培养腔(2)中水凝胶的成分,能够模拟出极性的细胞生存环境,用于研究上皮类细胞、神经细胞的极化过程与机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28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胶带、叠瓦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企业财务业绩报表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