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户输入习惯的身份认证码生成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3663.1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6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廖剑锋;赵胜阳;陈洁;孙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文华众创空间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G06F21/36;G06F16/9535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谢洋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用户 输入 习惯 身份 认证 生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用户输入习惯的身份认证码生成系统及方法,包括:用户输入习惯采集模块采集用户的用户输入习惯,用户输入习惯包括历史检索词和/或浏览记录,根据用户输入习惯生成用户输入习惯图;对比数据存储模块根据系统的内容生成对比数据图;身份认证码生成模块在收到用户输入账号的身份认证请求时,随机选择一个用户输入习惯图和一个或多个的对比数据图生成一组身份认证码,将身份认证码推送到用户端显示界面进行显示。根据用户平常的输入习惯生成身份认证码,用户在客户端根据自己的检索记录和浏览记录进行选择即可完成身份认证的过程,既可以保证用户登录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也可以避免密码输入过程繁琐的问题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认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用户输入习惯的身份认证码生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用户登录网站时需要注册一个账号和密码,不同网站的密码格式要求不尽相同,这样,每个用户在登录不同网站时,可能使用不同的密码,将每个网站和密码一一对应记牢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忘记密码的情况非常普遍。
有些对安全要求不太高的软件或平台,可能设置有默认保存密码直接登陆的选择功能,登陆和密码是直接保存在客户端的缓存中的,软件打开时,可以自动进行登陆,不用人工输入密码,这样不用担心忘记密码的问题但是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输入习惯的身份认证码生成系统及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云存储数据的用户身份认证过程比较繁琐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用户输入习惯的身份认证码生成系统,包括:
用户输入习惯采集模块101、对比数据存储模块102和身份认证码生成模块103;
所述用户输入习惯采集模块101采集用户的用户输入习惯数据,根据所述用户输入习惯数据生成用户输入习惯图;
所述对比数据存储模块102生成对比数据图;
所述身份认证码生成模块103在收到用户输入账号的身份认证请求时,随机选择一个用户输入习惯图和一个或多个的对比数据图生成一组身份认证码,将所述身份认证码推送到用户端显示界面进行显示。
一种基于用户输入习惯的身份认证码生成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用户的用户输入习惯数据,根据所述用户输入习惯数据生成用户输入习惯图;
步骤2,生成与所述用户输入习惯图对应的对比数据图;
步骤3,在收到用户输入账号的身份认证请求时,随机选择一个用户输入习惯图和一个或多个的对比数据图生成一组身份认证码,将所述身份认证码推送到用户端显示界面进行显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考虑例如视频网站以及购物网站等的情况,对系统身份认证安全要求较低,以保存密码的形式登陆时影响隐私保密,以输入密码的形式登陆时会比较繁琐且忘记密码的时候不能及时登陆,影响用户体验,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输入习惯的身份认证码生成系统及方法,根据用户平常的输入习惯生成身份认证码,用户在客户端根据自己的检索记录和浏览记录进行选择即可完成身份认证的过程,既可以保证用户登录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也可以避免密码输入过程繁琐、忘记密码无法及时登陆的问题产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系统还包括身份认证设置模块104;
所述身份认证设置模块104判断所述用户输入习惯采集模块101采集的用户输入习惯数据量超过设定值时,向用户推送是否选择使用基于用户输入习惯的身份认证进行登陆。
进一步,所述身份认证设置模块104在接收到用户选择使用基于用户输入习惯的身份认证进行登陆后,向用户推送选择用户输入习惯数据的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文华众创空间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文华众创空间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36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