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热式炭热联产生物质热解设备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3752.6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1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动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49/02;C10B5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邢黎华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式炭热 联产 生物 质热解 设备 工艺 | ||
1.一种自热式炭热联产生物质热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质运输车(1)、物料输送机(2)、转筒式烘干炉(3)、物料提成机(4)、热解炉(5)、螺旋冷却输送机(6)、生物炭提升喷淋机(7)、喷淋口(9)、冷却塔(10)、水泵(11)和烟囱(21),其中,
所述生物质运输车(1)通过物料输送机(2)运送物料进入转筒式烘干炉(3)的内部,所述转筒式烘干炉(3)的输出端与物料提成机(4)连接,所述物料提成机(4)的输出端与热解炉(5)连接,所述热解炉(5)上方的输出端与烟囱(21)的输入端依次连接有百叶窗过滤器(12)、热解气引风机(13)、热解气燃烧炉(14)和引风机(20),所述热解气燃烧炉(14)内安装有换热器,所述热解气燃烧炉(14)上设置有软水进口(15)和饱和蒸汽出口(16),所述热解气燃烧炉(14)的输出端与热解炉(5)之间依次连接有蝶阀(17)、空气流量控制阀(19)和高温烟气鼓风机(18);
所述热解炉(5)底部输出端设置与螺旋冷却输送机(6)一侧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螺旋冷却输送机(6)另一侧的输出端与生物炭提升喷淋机(7)连接,所述生物炭提升喷淋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生物炭出料口(8),所述螺旋冷却输送机(6)上连接有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上依次连接有冷却水塔(10)和水泵(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式炭热联产生物质热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炉(5)底部输出端设置有落料阀,所述喷淋口(9)安装在生物炭提升喷淋机(7)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式炭热联产生物质热解设备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式烘干炉(3)与烟囱(21)的输入端之间,引风机(20)和转筒式烘干炉(3)的输入端之间均直接连接有管道。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自热式炭热联产生物质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生物质材料预烘干后在生物质热解炉(5)中进行热解炭化,得到生物炭,从热解炉(5)底部的落料阀排出;
S2、在热解炉中进行生物质的热解炭化,生成的生物质热解气伴随着烟气一起从热解炉(5)顶部离开;
S3、生物质热解气进入到下游的热解气燃烧炉(14)中进行充分完全地燃烧,并将高温烟气中的热量通过换热器为外界提供水蒸气;
S4、热解气燃烧炉(14)中的一部分高温烟气被引回到生物质热解炉(5)中,作为热解炭化过程的热源;
S5、在向生物质热解炉(5)中送入的高温烟气中,掺混一定量的空气,用于控制热解炉(5)的热解炭化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热式炭热联产生物质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生物质的热解炭化是在350~600℃完成;热解炭化过程生成的生物炭在重力作用下从底部落料,离开热解炭化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热式炭热联产生物质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生物质热解气与烟气混合在一起,其离开热解炉(5)的温度30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热式炭热联产生物质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热解气燃烧炉中,夹带有气态焦油的生物质热解气进行充分、完全的燃烧,为蒸汽锅炉提供热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热式炭热联产生物质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从燃烧炉中引出的高温烟气的温度保持在700℃以上,其对应的烟气量约为1~2.5m3/kg生物质,且烟气量中的氧气含量低于6%。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热式炭热联产生物质热解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向生物质热解炉(5)中送入的高温烟气中,掺混一定量的空气,空气量约为0~0.2m3/kg生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动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动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37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