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复合组网方案的校园安保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3783.1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7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许哲昌;袁童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掌门物联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2 | 分类号: | G07C9/22;G07C9/27;G07C9/00;G07C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周超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复合 组网 方案 校园 安保 管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组网方案的校园安保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校园中安保区域内均设置有主处理器、扩展处理器以及多组用于控制通行的门禁关卡,扩展处理器对应数据连接门禁关卡,各组扩展处理器均与主处理器对应数据连接,安保人员巡更过程中均持有巡更器对门禁关卡进行信息的相互扫描;主处理器安装有门禁状态管理单元、巡更状态管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主控制单元,门禁状态管理单元用于接收各组门禁关卡的开关状态,巡更状态管理单元用于接收对各组门禁关卡所扫描的巡更器信息,主控制单元用于制定安保人员的巡更路线和设定规定时间段内各门禁关卡的开关状态。本发明具有功耗低、抗干扰强且便于开展安保工作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禁管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复合组网方案的校园安保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安全校园建设的不断扩展、完善和深化,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解决信息孤岛、资源管理混乱等问题,成为突出的需求,现在学校的办公室、实验室、会议室、教室、宿舍等都涉及到人员的进出,而在每天必用的这些场合仍然沿用传统的钥匙进行管理,大学校园门点的管理日益面临着传统机械钥匙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安全校园需要为这一转变,提供强大的基础技术支撑,采用信息化技术和校园联网锁管理手段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同时针对钥匙管理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的状况,采用无线门锁信息化管理的措施,确保大学各个门点进出的安全。
目前在部分院校中,门禁只被应用在少数场合,大部分门点仍采用传统的机械钥匙开门 (教室、办公室、宿舍等),这些场合用钥匙管理存在很多弊端。因此,一般采用了智能的门禁系统,但是门禁系统包括以下的问题:相比传统方案为了降低功耗而牺牲通讯实时性,或是为了提升通讯实时性而不得不频繁更换电池,并且还存在抗干扰能力差、综合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同时由于限制同行的方式方法繁杂,即使在使用门禁系统后仍然存在信息不统一的问题,难以保证安保工作的稳定高效进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耗低、抗干扰强且便于开展安保工作的基于复合组网方案的校园安保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复合组网方案的校园安保管理系统,校园内划分为多组安保区域,各组安保区域内均设置有主处理器、扩展处理器以及多组用于控制通行的门禁关卡,所述扩展处理器对应数据连接至少一组门禁关卡且所述门禁关卡通过扫描门禁卡控制开关状态,特定安保区域内的各组所述扩展处理器均与所述主处理器对应数据连接,各组所述门禁关卡均作为校园安保管理的巡更点存在,安保人员巡更过程中均持有巡更器对门禁关卡进行信息的相互扫描;
所述主处理器安装有门禁状态管理单元、巡更状态管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主控制单元,
所述门禁状态管理单元用于接收各组门禁关卡的开关状态,
所述巡更状态管理单元用于接收对各组门禁关卡所扫描的巡更器信息,
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门禁状态管理单元、巡更状态管理单元所接收的信息数据,
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制定安保人员的巡更路线和设定规定时间段内各门禁关卡的开关状态。
所述安保区域的划分标准按照不同建筑物或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划分。
所述扩展处理器与其对应数据连接的门禁关卡之间距离均设置在5m内,保持所述扩展处理器与其对应数据连接的门禁关卡之间不存在障碍物,所述扩展处理器与其对应数据连接的门禁关卡通过2.4G无线传输模块连接。
所述主处理器与其对应数据连接的各组扩展处理器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掌门物联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掌门物联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3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