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副溶血弧菌O抗原血清型特异检测引物及多重PCR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4422.9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1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郭玺;郭丹;刘斌;庞羽;冯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6;C12Q1/0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血 弧菌 抗原 血清 特异 检测 引物 多重 pcr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检测副溶血弧菌全部13个O抗原血清型的特异寡核苷酸序列及其应用,所述寡核苷酸包括:(1)副溶血弧菌全部13个O抗原血清型各自的特异基因中分别选取的2段DNA片段,如SEQ ID NO:1至SEQ ID NO:24所示。本发明还建立了一套利用上述寡核苷酸,检测副溶血弧菌全部13个O抗原血清型的多重PCR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首次建立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全部O抗原血清型的副溶血弧菌进行检测的技术,对于这一重要致病菌的临床鉴定和流行病学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菌检测方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重PCR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可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全部13个O抗原血清型的多重PCR技术及其所用的引物序列。
背景技术
副溶血弧菌是一种嗜盐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常在海洋的近岸区域和河口地区被分离到,也是多种贝类生物的寄生菌。副溶血弧菌造成的食物中毒于上世纪50年代在日本首先被报道,该事件引起了270余人的食物中毒。之后,该细菌在世界上各大洲都被陆续分离到,并和多起食物中毒现象密切相关。在我国的广东、上海等沿海地区,常年都能分离到副溶血弧菌。因此,对于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检测和溯源,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的血清型与致病性密切相关,同一种内不同血清型细菌的致病性往往存在着很大差异。血清学分型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被广泛使用,至今已有超过80年的历史,可在种/属内将细菌进一步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细菌鉴定方法,目前,血清学鉴定方法是使用最为普遍的致病菌鉴定和溯源方法。传统血清学鉴定方法虽被广泛使用,但仍存在诸多缺陷。主要包括:1)建立血清学分型系统的工作繁琐、周期长;2)抗血清的生产和质控较为困难;3)很多抗血清国际上只有少数几家单位生产和保存,且用于鉴定的抗血清严重不全;4)血清学鉴定的实验过程耗时较长(2-6天)。上述缺陷严重限制了致病菌早期诊断的效率,难以满足公共卫生安全应急处理和传染病追踪溯源的需求。
细菌表面多糖抗原主要包括O多糖(O抗原)、普通抗原(CA)、胞外多糖抗原、芽孢、以及荚膜多糖(K抗原)等。基于上述表面多糖抗原的多样性,细菌可被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同一细菌不同血清型的O抗原多样性,是由于编码合成O抗原的各种酶的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决定的,这些基因往往成簇地位于基因组上的固定位点,被称作O抗原基因簇。副溶血弧菌的O抗原基因簇均位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副溶血弧菌全部13个O抗原血清型的多重PCR快速检测技术,为这种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和血清型分型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涉及一种可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全部13个O抗原血清型的所应用的PCR引物序列及多重PCR检测方法。所述的PCR引物序列包括:
分别从副溶血弧菌O1型
上述SEQ ID NO: 1至SEQ ID NO:2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如下:
SEQ ID (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44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产品加工用方板外形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锌合金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