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84795.6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3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祝捷;陈源源;姬长玉;常凯庆;张允亮;李国平;周明柏;李振伟;罗建英;王中凯;邢政;王兆军;张贵星;刘亚鸿;张燕;赵兴旺;李亚光;刘京超;刘永林;赵本超;杨森;池崇玉;王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24 | 分类号: | E04G21/24;C04B40/02;C04B4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刘颖棋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结构 温控 施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施工装置,包括安装基座,安装基座的底部安装有多个脚轮,安装基座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一个贴合机构,安装基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与贴合机构相连的控温装置,安装基座上安装有移动电源。本发明能对不同厚度的混凝土进行控温,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一米以上,施工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其施工特点是整体性要求比较高,要求连续浇筑结构的体量较大,浇筑混凝土后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和温度应力。
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散热较慢,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出现变形和裂缝,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对不同厚度的混凝土进行控温的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施工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满足当前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施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施工装置,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安装有多个脚轮,所述安装基座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一个贴合机构,所述安装基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与贴合机构相连的控温装置,所述安装基座上安装有移动电源;
所述安装基座包括:支撑板、第一螺杆和紧固螺母,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一螺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紧固螺母,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多个脚轮;
所述贴合机构包括:支座、伺服电机、第二螺杆、滚动轴承、轴承座、滚动螺母、连杆、圆盘、推板、缓冲弹簧、保温壳和滚轮,所述支座通过螺钉与安装基座相连,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螺钉安装于支座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螺杆相连,所述第二螺杆通过滚动轴承和轴承座与安装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上安装有滚动螺母,所述滚动螺母上安装有四个连杆,所述连杆的左端通过螺钉与滚动螺母相连,所述连杆的右端通过螺钉与圆盘相连,所述圆盘通过螺钉与推板相连,所述推板通过多个缓冲弹簧与保温壳弹性连接,所述推板和保温壳的底部均安装有多个滚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壳采用硅酸盐保温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杆呈圆形均布在圆盘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温装置包括:水箱、水泵、进水软管、出水软管、传热管、支撑杆和加热器,所述水箱安装于安装基座上,所述水箱内安装有水泵,所述保温壳内安装有多个支撑杆,所述传热管安装于支撑杆上,所述水泵通过进水软管与传热管相连,所述传热管通过出水软管与水箱相连,所述水箱内安装有加热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伺服电机、水泵和加热器分别与移动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施工装置,先把两个支撑板分别移动至混凝土的一侧,再通过第一螺杆和紧固螺母将两个支撑板相固定,通过伺服电机带动第二螺杆转动,通过第二螺杆转动带动滚动螺母移动,通过滚动螺母移动带动圆盘移动,通过圆盘移动带动推板移动,通过推板移动带动保温壳移动,通过缓冲弹簧的作用使保温壳缓慢的与混凝土的表面贴合,通过加热器调节水箱内水的温度,通过水泵将水输送至传热管内,通过传热管对混凝土的表面温度进行调节,有利于对不同厚度的混凝土进行控温。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对不同厚度的混凝土进行控温,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47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