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线温度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5304.X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4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沈必亮;王晓春;姚文亮;何一军;丁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春辉仪表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2;G01K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温度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线温度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右端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的内腔右壁设置有伸缩挤压装置,所述底板的上端中部穿插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表面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前部和后部通过转轴均活动连接有一个卡紧装置,所述底板的左端前部和左端后部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上端设置有温度测量装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红外线温度计,通过挤压块挤压推动弧形块,此从而带动两组卡紧杆相互靠近时对活动块进行卡紧固定,进而防止温度测量装置发生晃动,保障温度计测量时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线温度计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外线温度计。
背景技术
红外线温度计是一种在线监测式高科技检测技术,它集光电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于一身,通过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将其热像显示在荧光屏上,从而准确判断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具有准确、实时、快速等优点,红外测温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在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设备在线故障诊断和安全保护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着重要作用,近20年来,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在技术上得到迅速发展,性能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增强,品种不断增多,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逐年增长目前人们通常手持红外线温度计进行测量,由于人们手部容易发生晃动,从而造成测量数据不准确,同时对于身高过高的使用者不方便进行测量,降低了实用性,其次在显示温度具体数值时,显示屏容易发生反光现象而无法看清具体数值,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线温度计,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红外线温度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右端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的内腔右壁设置有伸缩挤压装置,所述底板的上端中部穿插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表面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前部和后部通过转轴均活动连接有一个卡紧装置,所述底板的左端前部和左端后部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相对面中部均开设有一个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相对面下部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上端设置有温度测量装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三固定板的相对面右部共同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板的相对面左部均开设有一个限位滑槽,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右端前部和右端后部将限位装置和底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挤压装置包括第一伸缩动力机和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活动连接在第一伸缩动力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前端中部和后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活动杆,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杆的相背面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三活动板,两个所述第三活动板的相背面左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挤压块,所述第一伸缩动力机固定连接在限位装置的内腔右壁将伸缩挤压装置和限位装置固定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卡紧装置包括第四活动板,所述第四活动板的后端右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块,所述第四活动板的前端左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上下槽壁中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卡紧杆,所述第四活动板分别活动连接在第一活动板的前部和后部将卡紧装置和第一活动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动力机,所述第二伸缩动力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活动块放置于第二固定板的上端将伸缩装置和第二固定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温度测量装置包括温度计,所述温度计的右端上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前后槽壁穿插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贯穿凹槽的后侧槽壁并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所述第二转杆的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温度计固定连接在伸缩装置的上端将温度测量装置和伸缩装置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春辉仪表线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春辉仪表线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53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