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性高的防护服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5938.5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8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夏耀忠;兰丽丽;钱媛媛;周钦;张昌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邦威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A41D27/00;A41D31/30;A41D31/02;A41D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性 防护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的防护服。本发明中,包括防护服主体,所述防护服主体的背面上方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一和安装块二,所述安装块一的背面粘接有固定凸起一,所述安装块二的表面粘接有固定凸起二,所述安装块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固定绑带,所述弹性固定绑带的内部开设有卡孔,所述防护服主体的外部设置有安全加固层,安全加固层可以防止防护服主体受到撕扯发生破裂,防止工作人员直接暴露在危险环境中,从而增强了防护服主体对于人体的保护性;弹性固定绑带可以在绕成卷的防护服主体一圈之后,将防护服主体固定绑好,使得防护服主体不会轻易发生分散,更加方便工作人员使用,增加了防护服主体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护服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性高的防护服。
背景技术
防护服种类包括消防防护服、工业用防护服、医疗款防护服、军用防护服和特殊人群使用防护服;防护服主要应用于消防、军工、船舶、石油、化工、喷漆、清洗消毒、实验室等行业与部门。除满足高强度高耐磨等穿用要求之外,常因防护目的、防护原理不同而有差异,从棉、毛、丝、铅等天然材料,橡胶、塑料、树脂、合纤等合成材料,到当代新功能材料及复合材料等,如:抗冲击的对位芳香族聚酰胺及高强度高模量聚乙烯纤维制品,拒油的含氟化合物,抗辐射的聚酰亚胺纤维,抗静电集聚的腈纶络合铜纤维,抗菌纤维及经相关防臭整理的织物。
但是常见的防护服在工作人员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了紧急情况,防护服极易发生破裂,此时工作人员会与危险的工作环境直接接触,容易发生安全意外,且普通的防护服收纳时需要使用单独的工具,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防护服。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全性高的防护服,包括防护服主体,所述防护服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防护帽,所述防护服主体的正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加固条,所述防护服主体的下方设置有防护裤,所述防护服主体的左右两侧腰部设置有固定扣,所述防护服主体的作用两侧衣袖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扣相匹配的卡扣,所述防护服主体的背面上方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一和安装块二,所述安装块一的背面粘接有固定凸起一,所述安装块二的表面粘接有固定凸起二,所述安装块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固定绑带,所述弹性固定绑带的内部开设有卡孔;
所述防护服主体采用的面料与人体接触的一侧面设置有亲肤透气层,所述亲肤透气层的上表面设置有杀菌面料层,所述杀菌面料层远离所述亲肤透气层的一侧面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活性炭过滤层远离所述杀菌面料层的一侧面设置有安全加固层。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凸起一和所述固定凸起二的尺寸相同,所述卡孔的直径比所述固定凸起一和所述固定凸起二小。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全加固层的厚度为2.50mm,所述安全加固层的内部采用了考杜拉尼龙面料。且考杜拉尼龙面料具有较强的抗撕扯性能。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厚度为2.45mm,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内部添加有吸附过滤能力较强的活性炭颗粒。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杀菌面料层的厚度为2.70mm,所述杀菌面料层的内部面料在生产时添加有具有消毒功能的银离子。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亲肤透气层的厚度为2.55mm,所述亲肤透气层的内部采用了纯棉的材料制成,且材料的内部经过梳棉机处理,具有较多的透气孔。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安全加固层可以防止防护服主体受到撕扯发生破裂,防止工作人员直接暴露在危险环境中,活性炭过滤层配合杀菌面料层可以对进入到防护服主体内部的细菌进行杀灭,从而增强了防护服主体对于人体的保护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邦威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邦威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59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