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电池真空全覆盖式保温结构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86102.7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0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董亮平;高晨阳;杨开敏;闫军;李科;兰伟;李晓兵;邓亚锋;宋学兵;李立;崔益秀;刘效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6/36 | 分类号: | H01M6/36;H01M6/50;H01M50/107;H01M50/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杨浩林 |
地址: | 621999***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真空 覆盖 保温 结构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热电池真空全覆盖式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外壳(1)、电池内壳(2)、反射红外辐射层(3)和电池盖板(4),所述电池内壳(2)安装在所述电池外壳(1)内部正中间,所述电池外壳(1)环绕所述电池内壳(2)构成真空保温腔体(5),所述反射红外辐射层(3)设于所述电池外壳(1)的内壁和电池内壳(2)的外壁上,所述电池外壳(1)内壁的底面和侧面均安装有陶瓷支撑块(6);所述陶瓷支撑块(6)分布于所述电池外壳(1)内壁上的反射红外辐射层(3)与所述电池内壳(2)外壁上的反射红外辐射层(3)之间;
所述电池盖板(4)包括上层盖板(401)和下层盖板(402),所述下层盖板(402)与所述电池内壳(2)的顶端连接,所述上层盖板(401)通过盖板外侧圆环(7)与所述电池外壳(1)的顶端连接;所述上层盖板(401)和所述下层盖板(402)之间的区域及所述电池内壳(2)和所述电池外壳(1)之间的区域均为真空区域,实现了电池电堆上端、下端、外侧的真空全覆盖;
所述电池盖板(4)还包括接线柱(403)和玻璃封接体(404),所述上层盖板(401)和下层盖板(40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接线柱(403)穿设于所述通孔并通过所述玻璃封接体(404)固定在所述上层盖板(401)及下层盖板(40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池真空全覆盖式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红外辐射层(3)为厚度为1~100μm的薄膜层,所述薄膜层通过电镀或蒸镀附着于所述电池外壳(1)的内壁表面及所述电池内壳(2)的外壁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电池真空全覆盖式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红外辐射层(3)由反射材料制成,所述反射材料为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池真空全覆盖式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支撑块(6)由氧化铝陶瓷或氧化锆陶瓷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池真空全覆盖式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保温腔体(5)的腔体内设有吸气材料(8),所述吸气材料(8)为钡铝合金、钡钛合金、锆铝合金、锆镍合金、锆石墨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池真空全覆盖式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1)的底部设有排气口(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池真空全覆盖式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1)和电池内壳(2)均由不锈钢材料或工业纯钛材料制成。
8.一种热电池真空全覆盖式保温结构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热电池真空全覆盖式保温结构制备热电池,所述真空保温腔体(5)设于电池电堆(10)的上端、下端和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61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打包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电连接器制作方法及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