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稀土料液放射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6535.2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5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郑义;郑景丰;周晖东;吴福军;赵陈桂;梁华庭;黄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市红日稀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59/00 | 分类号: | C22B59/00;C22B3/44;C01F17/10;C01F17/27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李月辉 |
地址: | 524300 广东省湛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稀土 放射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稀土料液放射性的方法,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一种降低稀土料液放射性的方法,包括:往氯化稀土料液加入硫酸铵混合搅拌,加入氯化钡溶液混合搅拌,板框压滤机压滤得滤液,絮凝搅拌后自然澄清,虹吸吸取上清液,将上清液导入至过滤盘进行自然过滤收集渗滤液得滤液,将滤液转至石墨蒸发器中蒸发浓缩,将蒸发浓缩液转入真空浓缩罐中进行真空浓缩冷却结晶得氯化稀土产品,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以共沉淀除镭,即以硫酸钡为载体,硫酸镭以类质同晶共沉淀析出,同时加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沉淀细微颗粒,达到深度除镭的目的,经过本发明的方法进行处理后,氯化稀土产品平均放射性小于100nGy/h。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降低稀土料液放射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氯化稀土是微红色或灰色结晶或块状物,能来溶于水,易潮解。遇碱自生成氢氧化物或氯氧化物沉淀。水溶液与草酸反应生成草酸稀土沉淀百,与硫酸钠或硫酸铵反应生成稀土硫酸度钠复盐或稀土硫酸铵复盐沉淀。氯化稀土可用作电解混合稀土金属、稀土合金和提取单一稀土元素的原料,也可用作石化催化剂、助催化剂和稀土抛光粉原料。
独居石是一种中酸性岩浆岩和变质岩中较常见的副矿物,在一些沉积岩中也存在。不论岩浆成因或变质成因独居石,其同位素年龄的地质意义都较为清楚。独居石为单斜晶系,晶体为板状或柱状。因经常呈单晶体而得名。棕红色、黄色,有时褐黄色,油脂光泽,解理完全,莫氏硬度5~5.5,比重4.9~5.5。常具放射性。主要作为副矿物产在花岗岩、正长岩、片麻岩和花岗伟晶岩中,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矿床中也有产出。
以独居石为原料生产的氯化稀土产品,其放射性强度高,由于稀土中放射性是以a射线为主,通常以a“比放”来度量产品放射性强度,其中238U、232Th、226Ra、都是a放射体,它们对a“比放”影响是最直接的,用本方法除镭放射性之前,稀土料液已经采用一定工艺去除238U、232Th。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稀土料液放射性的方法,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以共沉淀除镭,即以硫酸钡为载体,硫酸镭以类质同晶共沉淀析出,同时加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沉淀细微颗粒,达到深度除镭的目的。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降低稀土料液放射性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除完铀、钍杂质的氯化稀土料液加入反应罐中,并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铵,搅拌一定时间,得混合液A;
S2、往混合液A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钡溶液,继续搅拌一定时间,得混合液B;
S3、将混合液B泵入板框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去除滤渣得到滤液A,并将滤液A转入至中转罐中备用;
S4、往中转罐的滤液A中加入适量高分子絮凝剂,充分搅拌均匀后停止搅拌,自然澄清,得混合液C;
S5、对混合液C进行虹吸取上清液,将上清液导入至过滤盘进行自然过滤收集渗滤液,得滤液B;
S6、将滤液B转至石墨蒸发器中,对滤液B进行蒸发浓缩;
S7、将S6得到的蒸发浓缩液转入真空浓缩罐中,继续进行真空浓缩,浓缩至要求浓度,停止浓缩;
S8、对S7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冷却结晶,得氯化稀土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S1中,硫酸铵的加入量为氯化稀土料液质量的40-50%。
进一步的,所述S2中,氯化钡溶液的加入量为氯化稀土料液体积的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市红日稀土有限公司,未经湛江市红日稀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6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