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6769.7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6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汪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沃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84 | 分类号: | H05B3/84;H05B3/12;H05B3/03;H05B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王庆凯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包括PET薄膜;压印光学胶,安装在所述PET薄膜的一端,所述压印光学胶上具有凹槽;纳米银墨水,所述纳米银墨水容置于所述凹槽内并固化形成纳米银;导电银浆,对称浇筑在薄膜边缘且与所述纳米银电性连接;导线,固定在所述导电银浆上且与所述导电银浆电性连接;上述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在接通直流电源后,薄膜上的纳米银线快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薄膜和其附着的玻璃部品迅速发热,玻璃部件表面附着的温度始终高于环境温度,也就是大于零度的冰点,所以玻璃部件的表面就可以实现不结冰结霜、起雾,而且本申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除冰除雾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屏幕的消冰除雾的产品和方法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户外温湿度的环境变化条件下,带有玻璃部件的产品或电子设备会出现起雾、结冰等现象;会影响拍摄和视觉的识别效果,严重者会导致驾驶失灵、拍照失灵、坠落等安全事故。目前,行业内对于带有红外线滤光、玻璃制品部件的设备或产品通常会采用增加除霜电路、开通气孔、充氮气、增加风扇、放干燥剂等方式;对于设备外部则通常在防护罩上增加雨刷,通过控制雨刷清洁玻璃或者使用隐形雨刷视窗玻璃。这些方法有些效果都不大理想,除霜电路能耗大,增加使用成本;开气孔则要增加防水防尘装置且无法避免湿气的进入;充氮气则对设备密封效果要求太高;风扇和干燥剂则除雾效果太慢,且不能消冰;使用雨刷不但影响监视效果,还大大增加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消冰除雾效果好的消冰除雾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包括
PET薄膜;
压印光学胶,安装在所述PET薄膜的一端,所述压印光学胶上具有凹槽;
纳米银墨水,所述纳米银墨水容置于所述凹槽内并固化形成纳米银;
导电银浆,对称浇筑在薄膜边缘且与所述纳米银电性连接;
导线,固定在所述导电银浆上且与所述导电银浆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ET薄膜的颜色包括白色或黑色或深红色或咖啡色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数量为5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通过压模压印形成。
上述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在接通直流电源后,薄膜上的纳米银线快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薄膜和其附着的玻璃部品迅速发热,玻璃部件表面附着的温度始终高于环境温度,也就是大于零度的冰点,所以玻璃部件的表面就可以实现不结冰结霜、起雾,而且本申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除冰除雾效果好。
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制备方法,
S1、在所述PET薄膜上涂覆一层所述压印光学胶;
S2、通过压模使所述压印光学胶压印成型;
S3、在所述压印光学胶上刮涂纳米银墨水;
S4、通过烧结使纳米银墨水固化成型并形成纳米银;
S5、在所述PET薄膜边缘浇筑对称电极导电银浆,使之与所述纳米银电性连接;
S6、在所述对称电极导电银浆上加入导线;
S7、对所述对称电极导电银浆固化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烧结工艺对对称电极导电银浆固化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烧结的温度80℃-120℃之间,烧结时间1-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沃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沃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67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