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7077.4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5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晨;郑净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吕姝娟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还包括:位于第一区域的多个第一电极和位于第二区域的多个第二电极,多个第一电极的排布密度大于多个第二电极的排布密度;该方案在满足触控面板第二区域触控精度需求的前提下,提高了第二电极的利用率以及降低了触控面板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摸显示技术可以让使用者用手指轻轻地碰触摸屏上的图符或文字就能实现对触摸屏对应的主机操作,摆脱了键盘和鼠标操作,使人机交互更为直截了当。
对于大尺寸的触摸屏而言,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进行触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触摸屏的中心区域,触控屏的边缘区域的触控量远小于触摸屏的中心区域的触控量,或者触控屏的边缘区域的触控精度需求远小于触摸屏的中心区域的触控精度需求;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触控屏中的边缘区域和中心区域的触控通道均以同一间距进行排列,使得原本触控量较小或者触控精度需求较小的边缘区域的触控通道的疏密程度和触控量较大或者触控精度需求较大的中心区域的触控通道的疏密程度相同,造成边缘区域的触控通道的浪费,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综上所述,有必要提供可以提高触控通道利用率以及降低成本的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将位于第一区域的多个第一电极的排布密度设置为大于位于第二区域的多个第二电极的排布密度,以解决现有的触控面板的边缘区域中触控通道利用率低,从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
多个第一电极,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区域;
多个第二电极,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的排布密度大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的排布密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触控面板的中心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围绕所述第一区域而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的尺寸相同;
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平行设置,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平行设置,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远离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间隙的宽度大于靠近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间隙的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间隙的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第二间隙具有相同的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
多个第三电极,所述多个第三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多个第三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相交设置,所述多个第三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相互绝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三电极的排布密度等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的排布密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三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同层设置,或者所述多个第三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异层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彩膜基板、偏光片、盖板和触控面板;
所述偏光片设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盖板之间;
所述触控面板设于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盖板的一侧,或者所述触控面板设于所述偏光片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或者所述触控面板设于所述彩膜基板远离所述偏光片的一侧,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70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