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T材料吹瓶用高光亮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7413.5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3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崇新;张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亿彩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23/12;C08L23/08;C08L51/06;C08L71/02;C08J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t 材料 吹瓶用高光 亮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T材料吹瓶用高光亮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该PET材料吹瓶用高光亮色母粒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PET:50‑60份;PP:15‑20份;增溶剂:5‑10份;EVA3蜡:5‑15份;润滑剂:3‑8份;染料:8‑12份;抗静电剂:0.1‑0.5份。采用本发明中的色母粒制备得到的PET瓶具有高光亮、油墨易印刷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PET材料吹瓶用高光亮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瓶是使用聚酯(PET)、聚乙烯(PE)、聚丙烯(PP)为原料,添加了相应的母粒后,经过高温加热后,通过塑料模具经过吹塑、挤吹、或者注塑成型的塑料容器。主要用于饮料、食品、酱菜、蜂蜜、干果、食用油、农兽药等液体或者固体一次性塑料包装容器。由于塑料瓶具有不易破碎、成本低廉、透明度高、食品级原料、方便携带,具有耐酸耐碱特性、生产方便,也利于回收等特点因而备受欢迎。
现在随着消费者对外观漂亮的产品感觉提高,市面上对高光产品需求量比较大,目前市面上PET瓶子都是在吹瓶成型后再进行二次表面UV照光或使用硅油色母,这样才能达到高光效果。现在市场洗发水瓶子和化妆品瓶子都改成用PET材料,特别是在化妆瓶上PET材料被广泛应用,虽然二次UV加工能满足客户要求,但UV照光对环境污染比较大,产品再进行二次加工时良品率没有办法达到要求,UV照光对加工环境要求比较高,这样大幅度增加了产品的加工成本。而使用带硅油的色母生产的瓶子在进行瓶子表面印刷时油墨附着力不合格,百格测试很难通过。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PET材料吹瓶用高光亮色母粒,采用该色母粒制备得到的PET瓶具有高光亮、油墨易印刷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PET材料吹瓶用高光亮色母粒的制备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适合大规模化生产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ET材料吹瓶用高光亮色母粒,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PET:50-60份;
PP:15-20份;
增溶剂:5-10份;
EVA3蜡:5-15份;
润滑剂:3-8份;
染料:8-12份;
抗静电剂:0.1-0.5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PET粉中加入一定量的PP树脂粉,两种材质经过加温搅拌后,双螺杆在进行造粒时,造粒拉出的色母粒有更好的柔韧性,PET粉和PP粉材料相结合后,生产出来的瓶子表面产生的光波长短和光波折射的角度不一样,使瓶子表面产生了高光的效果,从而未PET色母粒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向,实际应用中,以上述色母粒为材料吹出来的瓶子,无需加入硅油,其表面也无需二次UV光照处理,就能够达到较好的高光效果,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合格率,且瓶子表面更加易于印刷。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增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和PP树脂混合,加入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后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即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P为非极性材料,PET为极性材料,二者相容性较差,造粒后的材料,其性能也基本上只是原始聚合物的简单加和。本发明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对PP改性接枝,得到共聚物然后加入到原料组分中,使得PET分散相的粒子尺寸进一步得到细化并降低了界面张力,提高了PP与PET相容性和粘结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亿彩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亿彩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74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罐头封盖机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高回弹的氨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