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生植物浮床及采用该浮床处理营养化水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7499.1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9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红;方良成;安士凯;陈永春;王锦;牛玉亭;徐燕飞;陈从磊;王庆刚;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1/1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叶濛濛 |
地址: | 232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生植物 采用 处理 营养 水体 方法 | ||
1.一种水生植物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浮床、下浮床、连接杆、气囊和曝气装置,所述连接杆内部中空,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上浮床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下浮床与曝气装置连接,所述气囊位于上浮床四周;
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和风机,所述曝气管底壁设有曝气口,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曝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风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植物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浮床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一支撑架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支撑架的个数均为多个,多个第一支撑架以第一固定盘的中心为圆心呈放射状分布,多个第一固定板以第一固定盘的中心为圆心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第一固定板之间形成容纳水生植物的空腔,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与第一固定盘侧壁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与第二固定板在相互交叉处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植物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浮床上表面设有第一网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植物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浮床边缘的第一固定板侧壁边沿向上延伸形成第一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植物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盘中心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杆侧壁设有多个与螺纹孔配合的螺纹部,所述多个螺纹部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植物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浮床包括第二固定盘、第二支撑架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支撑架的个数均为多个,多个第二支撑架以第二固定盘的中心为圆心呈放射状分布,多个第二固定板以第二固定盘的中心为圆心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第二固定板之间形成容纳水生植物的空腔,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与第二固定盘侧壁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与第二固定板在相互交叉处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生植物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浮床上表面设有第二网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生植物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浮床边缘的第二固定板侧壁边沿向上延伸形成第二挡板。
9.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生植物浮床降低营养化水体中氮磷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测定待修复区域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含量;
(2)采用步骤(1)中的测定结果选取种植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并进行预培养;当水体的总氮含量为1.5-15mg·L-1,总磷含量为0.1-2mg·L-1时,挺水植物为大薸、凤眼莲中的一种,浮水植物为美人蕉、菖蒲中的一种,沉水植物为金鱼藻、穗花狐尾藻中的一种;
(3)将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安置在上浮床上,将沉水植物安置在下浮床上,然后将浮床置于待修复区域水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用水生植物浮床降低营养化水体中氮磷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为金鱼藻,所述金鱼藻的种植密度为15~20芽/丛、20~40丛/平方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74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