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变电站架空线路对地距离评审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7660.5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9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周鲲;张恒武;徐志强;梅志凌;李小云;齐增清;吴戈;谭丽平;陆雯林;唐利松;唐咪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经研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H02G1/02;G06F113/04;G06F11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彭琰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架空 线路 距离 评审 方法 装置 | ||
一种输变电站架空线路对地距离评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一输变电工程的GIM文件,并进行解析,以得到对应的三维设计模型和GIM工程数据;获取输变电站架空线路对地距离的校验范围;从所述GIM工程数据中获取所述校验范围内的设计参数,所述设计参数包括气象信息、耐张段的导线信息和导线属性信息;根据所述设计参数计算各气象条件下耐张段的导线的最低弧垂点;获取地形数据,并根据所述地形数据计算当前气象条件下所述导线的最低弧垂点的对地距离;当所述对地距离大于所述当前气象条件下的标准对地距离时,确定所述输变电站架空线路对地距离符合要求。该方法简化评审流程,提高了工程模型评审效率和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变电站架空线路对地距离评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智能电网建设对变电站工程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技术手段的革新,进一步提升变电工程的监管水平,保证建设质量、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已成为电网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实际输变电站架空线路对地距离评审方法一般是根据设计人员提供的输变电站架空线路高程数据,结合架空线路二维设计的CAD断面图确定导线弧垂最低点,根据弧垂最低点找到对应的地面高程数据,这两个数据进行人工计算,得到某一段导线的对地距离。该方法导线弧垂是基于CAD图形进行人工确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误差大,导致最终计算的对地距离准确性不高,且所有的数据均是人工进行分析和计算,工作量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输变电站架空线路对地距离评审工作效率低和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输变电站架空线路对地距离评审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变电站架空线路对地距离评审方法,包括:
获取一输变电工程的GIM文件,并进行解析,以得到对应的三维设计模型和GIM工程数据;
获取输变电站架空线路对地距离的校验范围;
从所述GIM工程数据中获取所述校验范围内的设计参数,所述设计参数包括气象信息、耐张段的导线信息和导线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设计参数计算各气象条件下耐张段的导线的最低弧垂点;
获取地形数据,并根据所述地形数据计算当前气象条件下所述导线的最低弧垂点的对地距离;
当所述对地距离大于所述当前气象条件下的标准对地距离时,确定所述输变电站架空线路对地距离符合要求。
进一步的,上述输变电站架空线路对地距离评审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设计参数计算各气象条件下耐张段的导线的最低弧垂点的步骤包括:
据最大弧垂的弧垂计算算法,计算出耐张段的导线的档距中央最大弧垂;
根据所述档距中央最大弧垂确定最低弧垂点。
进一步的,上述输变电站架空线路对地距离评审方法,其中,所述耐张段的导线的档距中央最大弧垂计算公式为:
其中,σn为当前气象条件时的应力;gn为当前气象条件时的比载;l为计算档的档距,m;为计算档的高差角。
进一步的,上述输变电站架空线路对地距离评审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地形数据计算当前气象条件下所述导线的最低弧垂点的对地距离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地形数据,确定当前气象条件下所述导线的最低弧垂点的位置信息和距离所述最低弧垂点最近地形上的目标位置点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纬度及高程;
根据所述最低弧垂点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位置点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导线的对地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经研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经研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76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规模人群行为辅助规划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老年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