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漏电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8117.7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3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力;张晓明;聂胜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益而益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66;H01R13/7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杨胜军 |
地址: | 2151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机芯组件,所述机芯组件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耦接的输入组件、输出组件和脱扣组件,脱扣组件包括与控制电路板耦接的脱扣线圈组件,输入组件的触头臂和输出组件的触头臂经由脱扣线圈组件限位固定以与控制电路板耦接;漏电保护装置还包括指示组件,指示组件包括与所述脱扣组件协同动作的活动标识件,以及贯穿至所述壳体外部的指示件,使得指示组件实时显示脱扣组件接通或断开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的状态。本发明的漏电保护装置能够减小产品的整体尺寸并使用户实时得知漏电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保证产品使用安全性。该漏电保护装置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紧凑的应用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电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电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用电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应用领域及使用场所也随之持续增加,这就给漏电保护装置的研发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漏电保护插头为例,现有的漏电保护插头由于机械结构的限制,使得漏电保护插头的体积较大,当需要与一些小家电(如电吹风、烘干器等)搭配使用时,会造成产品的整体外观不协调,降低了产品的整体美观度。另外,由于现有的漏电保护插头体积偏大,将不能在一些限定的条件下正常使用(如卫生间的标准插座防水盒内),会给使用者造成一定的困扰。除此之外,由于现有漏电保护插头的结构复杂、体积大,还造成产品的制造难度大,成本高。因此亟需设计小尺寸的漏电保护装置,而在考虑尺寸减小的同时,还需要研发设计新的漏电保护装置来满足各方面的安全性要求,例如对漏电保护装置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基于上述需考虑的因素提出改进,进一步提升使用安全性。
为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机芯组件,所述机芯组件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耦接的输入组件、输出组件和脱扣组件,其中,所述脱扣组件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耦接的脱扣线圈组件,所述输入组件的触头臂和所述输出组件的触头臂经由所述脱扣线圈组件限位固定以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耦接;所述漏电保护装置还包括指示组件,所述指示组件包括与所述脱扣组件协同动作的活动标识件,以及贯穿至所述壳体外部的指示件,使得所述指示组件实时显示所述脱扣组件接通或断开所述输入组件和所述输出组件的状态。
根据上述技术构思,本发明可进一步包括任何一个或多个如下的可选形式。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输入组件包括一对触头臂,各个触头臂设有静电触头,所述输出组件包括一对弹性触头臂,各个弹性触头臂设有动电触头以与所述静电触头配合,所述脱扣组件设有促使所述动电触头与所述静电触头接触或脱离的脱扣器,所述活动标识件被设置为与所述脱扣器配合连接。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活动标识件被设置为杆状,包括卡接于所述脱扣器的卡接部以及延伸至邻近所述指示件的标识端,所述标识端具有平整面。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活动标识件的至少所述标识端具有指示色。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指示件由透明材料制成,并设有与所述活动标识件的所述标识端对应的导光斜面。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漏电保护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耦接的检测线圈组件,所述脱扣线圈组件设有接收并固定所述检测线圈组件的耦接结构。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检测线圈组件设有供所述输入组件的连接线穿过的孔,以使得所述输入组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耦接。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彼此连接的壳座和壳盖,所述输入组件和所述输出组件延伸出所述壳座,所述壳盖设有供所述指示组件嵌入的孔洞。
在某些可选形式中,所述壳座和所述壳盖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其中所述壳体还设有遮蔽盖,以覆盖所述螺纹紧固件的外露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益而益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益而益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81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