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杆压铸模流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8282.2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0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环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重庆憨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61 | 代理人: | 文科 |
地址: | 40157***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压铸 模流道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杆压铸模流道结构。包括连杆体型腔、连杆盖型腔、压室、主流道和连通主流道和连杆体型腔的分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体型腔和连杆盖型腔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分流道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分流道长度相等;四个所述分流道的一端分别与每个连杆体型腔和每个连杆盖型腔连通,另一端与主流道连通,所述主流道与压室连通。本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效率低、产品占比低、良品率低的现状,节约资源,降低烧损、提高资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杆压铸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连杆压铸模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连杆铸造目前均采用压射铸造、重力铸造、锻压铸造等方式进行铸造,其中压射铸造由于采用的流道结构原因,其压射速度均为低速压射,生产效率低,良品率低,能耗高,烧损高,且产品易出现气孔、砂孔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的连杆压铸模流道结构。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杆压铸模流道结构,包括连杆体型腔、连杆盖型腔、压室、主流道和连通主流道和连杆体型腔的分流道,所述连杆体型腔和连杆盖型腔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分流道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分流道长度相等;
四个所述分流道的一端分别与每个连杆体型腔和每个连杆盖型腔连通,另一端与主流道连通,所述主流道与压室连通。
进一步限定,所述主流道与压室的连通点位于压室顶面和底面的距离比不大于4:6。
进一步限定,四个所述分流道分为两两一组,且两组分流道于主流道中线对称设置;
每组分流道中一个分流道横向水平设置,且与其中一个连杆体型腔中部连通,另一个分流道竖直设置,且与其中一个连杆盖型腔底部连通。
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杆体型腔和连杆盖型腔上均连通有排气道。
进一步限定,所述排气道上开设有集渣包。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
1、实现了连杆杆体、连杆盖同时铸造的可能性。
2、从压室到产品最终填充产品的内浇口的距离均为一致;由此保证产品的品质,亦可达到同时填充的目得;气体可均匀的由排气道排除,排气道应设置在距离产品进胶口最远端位置。
3、其次,一般压铸的压室填充率均为60%一下,本技术方案中,在位于压室直径60%的水平位置设置主流道,依此保证在最高充填率的情况下也可满足整模产品同时充填。
4、在实际生产中,慢压射铸造及其他铸造方式的速度为0.4m/s,此技术方案采用高压铸造方式可达到3m/s。
5、在实际生产中,普通铸造的效率为每8小时300-400模次,此高压铸造可达到700-800模次的数量,提高生产效率。
有效解决了效率低、产品占比低、良品率低的现状,节约资源,降低烧损、提高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连杆体型腔1、连杆盖型腔2、压室3、主流道4、分流道5、排气道6、集渣包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环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环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82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