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中的发射频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88633.X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0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范永滔;刘彦丁;舒为亮;肖辅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4 | 分类号: | H02J7/04;H02J50/70;H02J50/40;H02J50/10;H0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颜晶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中的 发射 频率 控制 方法 装置 相关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中发射频率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由无线充电系统中的发射装置执行,旨在解决多个无线充电系统同时充电时产生相互干扰而造成的充电效率低和电池安全等问题。发射装置中的控制器在确定发射电路中有低频信号时,可以对发射电路的发射频率的调整,使得低频信号的频率或幅值能够满足预设标准,即可以使低频信号被完全补偿,或者被低通滤波器滤除,或者其幅值对发射电路的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此时低频信号就不会对无线充电过程造成过度干扰,进而也就提升了充电效率,保证了电池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电技术,尤其涉及无线充电中的发射频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智能配件等)都具有无线充电功能,在应用场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可以预见无线充电功能在不久的将来能扩展到各类产品中。
无线充电系统通常包括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发射装置中具有发射电路和发射线圈,接收装置中具有接收电路和接收线圈,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通过磁共振或磁感应的原理,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耦合,以实现无线充电。
尽管不同无线充电标准对发射设备的频率范围有严格的要求,但是不同发射装置的发射频率依然会存在差异。例如,在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的无线充电标准中规定的可用的发射频率范围为13.533MHz-13.567MHz,因此,发射设备的发射频率可能是该频率范围内的任意频率,这些频率非常相近,但是又不完全相同。如果附近有多个无线充电系统同时充电的情况下,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也会跟附近设备的线圈产生耦合。当两个拥有相近发射频率的无线充电系统同时进行无线充电时,充电磁场会相互耦合迭加,两个相近发射频率的信号互相迭加时,就会产生一个扰动信号,且系统间的距离越近、发射功率越大,扰动越大。这个扰动信号的频率就是两个发射频率的频差,且其幅值会出现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也可以称为拍频现象。受拍频现象影响,充电电压或充电电流的幅值也会出现周期性强弱变化。周期性的幅值波动会增加电路损耗,即接收设备接收到的能量会减小;同时,也会增加元器件需承受的峰值电压电流,影响电池安全及充电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中发射频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旨在解决多个无线充电系统同时充电时产生相互干扰而造成的充电效率低和电池安全等问题。该方法可以由无线充电系统中的发射装置或集成了发射装置的电子设备执行,例如无线充电底座、智能终端等。发射装置中的控制器在确定发射电路中有低频信号时,可以对发射电路的发射频率的调整,使得低频信号的频率或幅值能够满足预设标准,进而低频信号就不会对无线充电过程造成干扰,提升了充电效率,保证了电池安全。
以下从多个方面介绍本申请,容易理解的是,该以下多个方面的实现方式可互相参考。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中发射频率的控制方法。在多个无线充电系统同时充电的情况下,彼此之间的发射频率的细微差别会造成低频的扰动信号,低频信号的频率就是两个不同发射频率之间的频率差。因此发射装置的控制器可以检测发射电路中是否存在低频信号,来确定是否出现干扰。在确定存在低频信号时,控制器可以调整发射电路的发射信号,具体可以是向发射电路中的高频放大器来发送驱动信号或指令,来调整发射电路的发射频率,使得低频信号的频率或幅值满足预设标准。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器在检测到发射电路中存在低频信号时,可以确定发射电路中存在多无线充电系统同时充电造成的拍频现象,此时通过控制器来调整发射电路的发射频率,使低频信号的频率或幅值满足预设标准,以补偿或降低低频信号对发射电路的干扰,从而避免拍频现象造成的充电电压或充电电流的幅值的周期性强弱变化,进而减小电路损耗,保证充电效率和电池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86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