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涵洞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9477.9 | 申请日: | 2020-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1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青;李娜;宫占龙;韩昶;郭佳斌;王焕焕;赵晓彬;宋歧富;刘婷婷;李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中科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7 | 代理人: | 迟芳 |
地址: | 150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涵洞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装配式涵洞,其特征在于:包括涵身(1)、挡墙件(2)和端部用止水片(3),所述涵身(1)为筒体,所述涵身(1)的内孔为输水孔(4),涵身(1)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两个挡墙件(2),每个挡墙件(2)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与输水孔(4)相连通的洞口(5),每个挡墙件(2)对应设置有一个端部用止水片(3),每个端部用止水片(3)加工有第一通孔(6),每个挡墙件(2)通过其对应的端部用止水片(3)与涵身(1)的端面可拆卸连接,输水孔(4)、洞口(5)和第一通孔(6)相连通形成输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涵洞,其特征在于:挡墙件(2)的端面面积大于涵身(1)端面面积,挡墙件(2)凸于涵身(1)端面边缘的边缘区域为隔离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涵洞,其特征在于:挡墙件(2)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与涵身(1)相配合的多个第一装配孔(18),涵身(1)的端部加工有多个第二装配孔(20),第二装配孔(20)与第一装配孔(18)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涵身(1)为单节整体式筒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涵身(1)为多节拼装式筒体,所述涵身(1)包括至少两个单筒体(1-1),相邻两个单筒体(1-1)之间设置有中间止水片(7),相邻两个单筒体(1-1)之间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涵洞,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单筒体(1-1)之间通过多个第一连接件(19)可拆卸连接,多个第一连接件(19)布置在输水孔(4)的周围,每个单筒体(1-1)的顶部外壁和两侧外壁上加工有与第一连接件(19)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外手孔(10-1),每个单筒体(1-1)的底部内壁上加工有与第一连接件(19)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内手孔(10-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涵洞,其特征在于:每个单筒体(1-1)的端部通过连接盘(8)与其相邻的单筒体(1-1)可拆卸连接,连接盘(8)为锥形体,连接盘(8)的小口端与其对应的单筒体(1-1)一体连接,连接盘(8)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与输水孔(4)相连通的第二通孔(9),两个连接盘(8)之间设置有中间止水片(7),两个连接盘(8)之间通过多个第二连接件(21)可拆卸连接,多个第二连接件(21)布置在第二通孔(9)的周围,每个单筒体(1-1)的顶部外壁和两侧外壁上加工有与第二连接件(21)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外手孔(10-3),每个单筒体(1-1)的底部内壁上加工有与第二连接件(21)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内手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涵洞,其特征在于:涵身(1)还配合设置有预应力组件,所述预应力组件包括多根第一横向预应力筋(14-5)和多根第二横向预应力筋(14-6),多根第一横向预应力筋(14-5)沿涵身(1)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在涵身(1)的内部,多根第二横向预应力筋(14-6)沿涵身(1)的高度方向依次布置在涵身(1)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组件还包括多个穿线管(14-1)、多根纵向预应力筋(14-2)、多个锚具(14-3)和多个夹片(14-4),所述涵身(1)内设置有多个穿线管(14-1),多个穿线管(14-1)沿涵身(1)的长度方向布置在输水孔(4)的周围,穿线管(14-1)与纵向预应力筋(14-2)一一对应设置,每根纵向预应力筋(14-2)的一端设置在其对应的穿线管(14-1)内,每根纵向预应力筋(14-2)的另一端穿过端部用止水片(3)和挡墙件(2)后与一个锚具(14-3)相连接,每根纵向预应力筋(14-2)上还配合设置有一个夹片(14-4),夹片(14-4)设置在锚具(14-3)的外侧。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涵洞形成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由设计院或用户根据需要在装配式涵洞标准图集上选型,厂家预制构件或运输构件的同时现场按照标准图集进行基础开挖,作简单的基础处理后测量定位,再将涵身(1)吊装就位,挡墙件(2)的基础处理、吊装就位,将涵身(1)和挡墙件(2)之间安装端部用止水片(3),利用连接件将涵身(1)和挡墙件(2)进行预紧处理,涵身(1)和挡墙件(2)位置稳定确定后,再通过连接件最终定位后回填成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中科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中科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947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