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壳上压护线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9521.6 | 申请日: | 2020-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4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钧;赵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22118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壳 上压护 线圈 装置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证护线圈与机壳上线卡的对准,能提高护线圈压装效果的机壳上压护线圈装置。一种机壳上压护线圈装置,包括电机定位座,所述电机定位座形成有朝前开口的放置槽,所述电机定位座前侧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压紧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固定,压板在压紧装置的作用下向后移动,所述压板后端面上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中部设有向后延伸的定位柱并使定位槽呈环形设置,所述定位槽深度小于或等于护线圈外段的长度,当电机放置于放置槽内时,所述定位柱与电机机壳上的线孔对准,当护线圈套设在定位柱上时,护线圈外段外壁与定位槽槽壁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装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机壳上压护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的装配中需要进行护线圈与机壳的压装、定子与机壳的压装,需要先进行机壳与定子的压装,再将定子的引出线从机壳的线孔中穿出,最后将护线圈压装在机壳线孔内,并使引出线穿过护线圈。
护线圈包括伸入线孔内的护线圈内段及外径大于护线圈内段外径的护线圈外段。通过护线圈外段以进行限位,以避免护线圈掉落至电机机壳容纳腔内。
如果护线圈压装时没有与线卡对准,护线圈轴线与线孔轴线相对倾斜的话,护线圈的压装效果将较差,护线圈会压不到位,护线圈容易从机壳上脱离。且护线圈均由工人一个个压装,工人劳动强度较低,工装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证护线圈与机壳上线卡的对准,能提高护线圈压装效果的机壳上压护线圈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壳上压护线圈装置,包括电机定位座,所述电机定位座形成有朝前开口的放置槽,所述电机定位座前侧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压紧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固定,压板在压紧装置的作用下向后移动以与放置槽内的电机相抵,所述压板后端面上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中部设有向后延伸的定位柱并使定位槽呈环形设置,所述定位槽深度小于或等于护线圈外段的长度,当电机放置于放置槽内时,所述定位柱与电机机壳上的线孔对准,当护线圈套设在定位柱上时,护线圈外段外壁与定位槽槽壁接触。
进行本发明装置的使用时,将电机放置于放置槽内,将护线圈套设在定位上,并使护线圈外段位于定位槽内,通过定位槽和定位柱实现护线圈的定位固定,并将护线圈扶正,以使护线圈与机壳上线孔能更好地对准,最后启动压紧装置以使压板带动护线圈向后移动,以将护线圈的内段压入电机机壳的线孔内。其中,通过定位槽槽壁与护线圈外壁接触,以实现护线圈的定位固定和扶正,通过定位柱辅助护线圈的扶正,以使护线圈轴线在护线圈压装过程中能始终与机壳线孔轴线同轴,以提高护线圈的压装精度;同时,在定位槽槽壁与护线圈外壁接触的情况下,能将定位柱外径设置的更小,以减少护线圈与定位柱间的摩擦力,以避免压板复位时带动护线圈向前移动以脱离机壳。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柱设有前后贯穿压板以供引出线通过的通过槽。上述设置以便于引出线穿过护线圈。进行护线圈的压装前,先将引出线穿过护线圈,再进行护线圈与压板的定位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压板上端面下凹以形成有与通过槽及定位槽连通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下端的宽度小于定位槽左右缘间的最大距离。其中,让位槽的设置以使较长的引出线能更为方便地穿过压板,以便于护线圈的压装。其中,让位槽下端宽度的设置,以避免护线圈向上脱离定位槽。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柱的长度小于护线圈的长度,所述定位柱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护线圈外段的长度。其中,长度指的是沿护线圈轴向的距离。定位柱长度的设置以使护线圈内段更易收缩变形,以使护线圈内段能更好地压装紧配在机壳的线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槽内缘形状与护线圈外缘形状相同。上述设置以使护线圈与压板的定位固定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定位座固定在固定板上,且固定板设有上下贯穿以与放置槽连通的掉落槽,所述固定板下侧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输出端固定有升降块,喷气管与升降块固定并朝上设置,喷气管在升降装置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以伸入放置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9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翻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硅铝电子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