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铆钉车削打磨一体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9599.8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1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辉;李春柏;阙列果;吴林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白云中航紧固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Q11/00;B24B55/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朱法恒;程新敏 |
地址: | 55000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铆钉 车削 打磨 体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铆钉车削打磨一体式装置,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工作机构、防护机构和供水机构,所述工作机构的一面固定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一面固定设置有供水机构,所述工作机构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一面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通过设置工作机构,打磨轮和车削头均设置在操作台上面,解决车削加工后的产品需要移动至打磨设备上进行打磨,需要单独增加打磨设备,增加了工厂的投入成本,同时降低了加工效率,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通过螺栓与操作台连接,使用工具将螺栓拆卸可对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移动和拆卸检修,也可更换其他加工设备,增加了该装置的适配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铆钉车削打磨一体式装置。
背景技术
车削,即车床加工,车床加工是机械加工的一部分,车床加工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但现有的车削打磨方式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不足:
现有技术中,车削加工后的产品需要移动至打磨设备上进行打磨,需要单独增加打磨设备,增加了工厂的投入成本,同时降低了加工效率,且车削或打磨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废屑在工作台上堆积,如不及时清理容易附着在工作台表面,后期难以清除,使用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铆钉车削打磨一体式装置,具备车削和打磨一体,保证了加工效率以及及时对加工过程中的金属废屑进行清理的优点,以解决车削加工后的产品需要移动至打磨设备上进行打磨,需要单独增加打磨设备,增加了工厂的投入成本,同时降低了加工效率以及车削或打磨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废屑在工作台上堆积,如不及时清理容易附着在工作台表面,后期难以清除的问题。
为实现削和打磨一体,保证了加工效率以及及时对加工过程中的金属废屑进行清理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铆钉车削打磨一体式装置,包括工作机构、防护机构和供水机构,所述工作机构的一面固定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一面固定设置有供水机构,所述工作机构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一面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打磨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车削头,所述操作台的内部开设有排料孔,所述操作台远离第一电机的一面活动设置有收集盒;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罩,所述操作台的一面固定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供水机构包括水箱,所述防护罩的一面固定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至防护罩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位于第二电机的前侧,所述第二风机位于第一风机的下方,所述防护罩的左侧面通过阻尼转轴铰接有柜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泵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与水箱相连通,所述水箱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加水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罩内壁的顶面固定设置有收纳架,所述收纳架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水管,所述固定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水管相连通,所述水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喷头,所述收纳架内壁的底面固定设置有挡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端与第一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顶端与第二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围挡,所述操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放置架,所述收集盒位于放置架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盒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收集盒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与过滤网的下表面搭接,所述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提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白云中航紧固件有限公司,未经贵阳白云中航紧固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9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