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超高效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9777.7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3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明 |
主分类号: | C04B24/32 | 分类号: | C04B24/32;C04B24/26;C04B22/12;C08F283/06;C08F220/06;F25D1/02;F25D17/02;C04B103/30;C04B2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15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混凝土 耐高温 性能 高效 保坍型聚 羧酸 水剂 | ||
1.一种提高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超高效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超高效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混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超高效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且在加入触发剂之前,需要先将触发剂加热搅拌至均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超高效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超高效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对各种原料进行称重,并确定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钠、去离子水、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触发剂、硫酸氢钠、聚乙二醇、对甲苯磺酸、耐高温混合物和三聚磷酸钠之间的配备比例;
S2:将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钠、去离子水和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依次倒入混合容器内,对混合容器进行加热,使得混合容器内温度达到45-50℃,并且在加入过程中持续对混合容器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将冷却装置插入混合容器内进行冷却处理,直至混合容器内的温度恢复至室温;
S3:继续向混合容器内加入硫酸氢钠、聚乙二醇、对甲苯磺酸、耐高温混合物和三聚磷酸钠,并对混合容器进行重新升温,直至混合容器内温度达到70-80℃,在升温过程中继续对混合容器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处理,待搅拌均匀后,停止升温,并将冷却装置重新插入混合容器内进行冷却处理,直至混合容器内的温度恢复至室温;
S4;继续向混合容器内加入触发剂,并对混合容器进行减压处理,使得混合容器内压强为1.5-1.8MPa,此时持续对混合容器进行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对混合容器逐渐减压,直至恢复至常温常压后,完成减水剂的制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超高效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在对混合容器进行冷却处理时,始终保持对混合容器的搅拌,增强对原料的冷却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超高效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一号板(1)、冷流管(2)、二号板(3)、集流箱(4)、换水箱(5)、冷却箱(6)和水泵(7);所述冷流管(2)安装在一号板(1)底端侧壁上;所述集流箱(4)安装在一号板(1)顶端侧壁上,且与冷流管(2)连通;所述二号板(3)安装在集流箱(4)顶端侧壁上;所述冷却箱(6)安装在二号板(3)顶端侧壁上,冷却箱(6)内设有散热单元(8);所述水泵(7)安装在二号板(3)顶端侧壁上;所述换水箱(5)安装在冷却箱(6)和水泵(7)之间的二号板(3)顶端侧壁上,且换水箱(5)通过水管分别与集流箱(4)和水泵(7)连通;所述散热单元(8)包括储料囊(81)、喷嘴(82)和散热片(83);所述储料囊(81)安装在冷却箱(6)侧壁上,储料囊(81)内装填有二甲胺;所述喷嘴(82)安装在冷却箱(6)内侧壁上,且与储料囊(81)连通;所述散热片(83)通过支柱安装冷却箱(6)内,使得水管缠绕在散热片(83)上;通过一号板(1)、冷流管(2)、二号板(3)、集流箱(4)、换水箱(5)、冷却箱(6)和水泵(7)的配合加强对混合容器的冷却效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高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超高效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水箱(5)侧壁上设有弹性过滤网(51);所述弹性过滤网(51)上安装有弹片(52);所述弹片(52)侧壁上对称安装有连杆(53);所述连杆(53)顶端铰接有推板(54);通过弹性过滤网(51)、连杆(53)和推板(54)的配合加强换水箱(5)内上层冷却液和下层冷却液之间的热量传热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高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超高效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6)在靠近散热片(83)的侧壁上安装有导流柱(61);所述导流柱(61)外侧开有锥形槽,使得导流柱(61)的凹槽部分与散热片(83)之间的区域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明,未经周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97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铆钉车削打磨一体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压印用柔性金属微模具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