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域尺度大棚内有无作物种植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89976.8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2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仓;杨秀峰;屈旭洲;赵起超;赵云峰;李旭青;李国洪;金永涛;邓钦午;耿一峰;苏晓彤;李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G06V10/7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域 尺度 大棚 有无 作物 种植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尺度大棚内有无作物种植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检测区域尺度内的多光谱卫星影像数据,经图像处理技术得到标准遥感数据;基于已有区域尺度大棚的空间分布矢量数据,对标准遥感数据进行裁剪,得到大棚覆盖区域的卫星影像数据;计算大棚覆盖区域的光谱倾斜角度;将大棚覆盖区域的光谱倾斜角度分别与有作物种植的光谱倾斜角度阈值范围和无作物种植的光谱倾斜角度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大棚内有无作物种植。本发明提供的区域尺度大棚内有无作物种植的检测方法,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准确识别大棚内有无作物种植,进一步丰富大棚内种植信息的遥感检测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谱信息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区域尺度大棚内有无作物种植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大棚种植技术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农业大棚数据的获取多采用抽样调查和统计上报等方法,由于其工作流程复杂、人工干预过多等问题,导致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较低。相比于传统统计方法,遥感具有宏观、动态、快速等特点,可以实现大面积动态同步观测,已经被用于农业大棚的信息提取。然而,尽管国内学者针对大棚信息提取的研究较多,且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大多研究却偏重于大棚面积的信息提取,而对大棚是否空置这一关键信息却很少开展相关研究。高效利用大棚设施是关键,因此,如何实现长时间、大范围、高精度的农业大棚种植信息的提取,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考虑到空置大棚与未空置大棚在光谱信息中存在明显差异,本发明从二者光谱差异为切入点,以卫星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提出一种区域尺度大棚内有无种植作物的检测方法,为大棚种植信息的检测提供必要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区域尺度大棚内有无作物种植的检测方法,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准确识别大棚内有无作物种植,进一步丰富大棚内种植信息的遥感检测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区域尺度大棚内有无作物种植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待检测区域尺度内的多光谱卫星影像数据,经图像处理技术得到标准遥感数据;
S2,基于已有区域尺度大棚的空间分布矢量数据,对标准遥感数据进行裁剪,得到大棚覆盖区域的卫星影像数据;
S3,基于大棚覆盖区域的卫星影像数据,计算大棚覆盖区域的光谱倾斜角度;
S4,将大棚覆盖区域的光谱倾斜角度分别与有作物种植的光谱倾斜角度阈值范围和无作物种植的光谱倾斜角度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大棚内有无作物种植。
可选的,所述步骤S1中,获取待检测区域尺度内的多光谱卫星影像数据,经图像处理技术得到标准遥感数据,具体包括:
对卫星影像数据进行辐射纠正、几何纠正、拼接、裁剪处理,生成适用于提取信息的标准遥感数据。
可选的,所述步骤S3中,基于大棚覆盖区域的卫星影像数据,计算大棚覆盖区域的光谱倾斜角度,具体包括:
基于大棚覆盖区域的卫星影像数据中的近红外波段、红波段数据,计算大棚覆盖区域的光谱倾斜角度,公式如下:
式中:QXJD为光谱倾斜角度,Rnir为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Rr为红波段的反射率,Lnir为近红外波段的中心波长,Lr为红波段处的中心波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未经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99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孔桩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太空复杂环境的快速全景拼接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