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桥梁挠度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0066.1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7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余琦;陆明威;胡晓芳;王明振;任宏;刘朝霞;施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E01D19/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郭泽培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桥梁 挠度 检测器 | ||
1.移动式桥梁挠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桥墩上的第一轨道和第一检测车、设置在桥面的步道上第二轨道和第二检测车以及设置在桥面下端面的第三轨道;所述第一轨道沿桥墩高度方向,第二轨道沿步道宽度方向,第三轨道沿桥面宽度方向;所述第一检测车能够沿着第一轨道向上爬升,第一检测车上水平设有基准板;所述第二检测车能够沿着第二轨道移动,第二检测车上设有向下弯折的延伸架,所述延伸架的下端设有水平架,水平架上设有第三检测车,第三检测车能够沿着第三轨道移动,第三检测车的底部设有检测台,检测台的底部设有检测仪,所述检测仪能够与基准板的上端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桥梁挠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轨道分别设置在桥墩的两侧,第一轨道呈齿条形状;两个第一检测车分别包括两个第一滚轮,第一滚轮的外壁呈齿轮状,第一滚轮能够与第一轨道啮合,两个第一检测车的两侧均通过第一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基准板水平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检测车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桥梁挠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预埋设置在步道上,第二轨道的上端两侧向外延伸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螺孔,第一固定板上放置有能够遮盖第二轨道的第一盖板,第一盖板上设有与第一螺孔的对齐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检测车包括四个第二滚轮,第二滚轮能够卡入到第二轨道中并在其中移动,所述第二检测车的底部两侧设有侧面底座,当第二滚轮卡入第二轨道时,侧面底座与步道的上端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桥梁挠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桥面的下端面设有两根相对的第三轨道,第三轨道呈山字形且形成上下两个轨道槽;所述第三检测车包括两组第三横向滚轮和两个第三竖向滚轮,所述第三横向滚轮与上方的轨道槽内侧壁相抵,第三竖向滚轮与下方的轨道槽內底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桥梁挠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架包括第一架体和两个第二架体,所述第三检测车上水平设有用于容纳第一架体的第一水平槽,两个所述第二架体位于第一架体的两侧,第二架体上设有用于承载第三竖向滚轮的滑道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桥梁挠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的底部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呈中空球形的连接壳、连接球和连接杆,所述连接壳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连接球滑动接触设置在连接壳中,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连接球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检测仪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大学,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00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钐钴永磁材料真空烧结炉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